民國34年(1945),M3A4人力搬運車
- P C
- 2022年4月9日
- 讀畢需時 3 分鐘
已更新:7天前
1945 HAND CART, M3A4 UTILITY
民國34年,M3A4人力搬運車 《Black Water Museum Collections | 黑水博物館館藏》

民國34年 (1945) M3A4 人力搬運車
概覽
M3A4人力搬運車(M3A4 Utility Hand Cart)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陸軍廣泛使用的標準後勤裝備。其設計雖然簡易,卻極為堅固且多功能,在戰場上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
歷史背景
M3A4的起源可追溯至1930年代 (民國20年代),由美國陸軍步兵委員會(US Army Infantry Board)研發。其最初的設計目標是為摩托化部隊提供輔助運輸能力,當卡車等車輛因地形限制無法前進時,士兵能立即轉用此搬運車進行人力運輸。進入二戰後,該車型迅速擴大生產,成為美軍各兵種常見的標準裝備。
設計與規格
M3A4的設計核心在於其「結構簡單堅固」與「模組化」。基本型為通用搬運車(Utility Cart),但可透過貨箱上的預留孔洞,快速栓接額外零件,轉換為特定武器的專用運輸車,例如:
M4A1: 用於運輸 M1917A1 水冷式重機槍。
M5A1: 用於運輸 .50口徑 M2 重機槍及 M3 三腳架。
M6A1: 用於運輸 81mm 迫擊砲。
為應對戰場的嚴苛需求並節省戰略資源(鋁),其材料也從早期的鋁合金箱體,轉為後期的鋼鋁混合結構。
主要規格表
使用方式與戰場實例
M3A4在戰場上的運用極為靈活:
人力拖曳: 士兵可使用拖繩手拉,通常一人在後方導向,其他人在前方拉動。
車輛拖曳: 可直接連接至吉普車、道奇卡車或其他車輛進行快速拖曳。
其載物範圍非常廣泛,除了彈藥箱、.30或.50口徑機槍、81mm迫擊砲外,也常用於運輸通訊線盤(DR-5/DR-8)、醫療用品、伙房補給,甚至攜帶式空氣壓縮機。
M3A4活躍於二戰各大戰場,從1942年 (民國31年) 的北非「火炬行動」、1943年 (民國32年) 西西里島入侵、1944年 (民國33年) 諾曼第登陸、市場花園行動,到1945年 (民國34年) 進軍德國,第1步兵師、第82空降師、第101空降師等知名單位皆有廣泛使用紀錄。
藏品意義
戰後,大量的M3A4搬運車被歐洲農民改裝使用或直接報廢,使得保留原始狀態的完整藏品在今日相對稀有。
黑水博物館這件民國34年的M3A4人力搬運車,不僅是二戰盟軍後勤創新思維的具體象徵,也為研究《租借法案》下的美援裝備提供了寶貴的實物參考。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