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Michael Todd •September 17, 2013
歷史學家Rana Mitter相信,若能更真實地瞭解中華民國在二戰時的過往歷史,將有助於明白她的未來作為。
當我們回顧二次大戰,會發現勝利者往往最在意他們自己部隊的貢獻。因此,大英帝國的目光在不列顛之戰和阿拉曼戰役;蘇俄則聚焦在史達林格勒戰役和克爾斯克會戰,至於美國則是強調諾曼第登陸和中途島戰役。而奮戰時間最久、同時歷經最險惡血腥戰役的中華民國,其貢獻似乎刻意被西方世界給遺忘了,同時在共產黨統治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也很少被提起紀念。
由牛津大學歷史學者Rana Mitter所出版的新書《被遺忘的盟友:中華民國的第二次世界大戰,1937-1945》,打算藉由呈現這個中土王國對抗日本入侵的八年抗戰,喚醒世人對中華民國貢獻的模糊印象。這場戰爭比一般人所認知的二戰開始之日--也就是納粹德國入侵波蘭時--還要早上至少兩年。在接受美國Pacific Standard(雙月刊)訪問時,Mitter解釋說,「我認為基本上,冷戰時期被掩蓋的政治真相將逐漸為世人所知曉,也就是關於二次世界大戰拼圖中消失最大的那一塊。」不論如何,現在中國大陸開放了一些檔案,加上其領導階層新的政治態度,讓塵封已久的歷史之窗出現了裂縫。
對於一個認為中華民國的參戰史,大概是從1937年(民國26年)南京大屠殺開始,到飛虎隊的美籍志願戰鬥機飛行員加入後便宣告結束的美國人來說,這本書絕對讓他眼界大開:
· 蘇聯對與中國共產黨進行激烈作戰的中華民國國軍,有著大規模且持續的貢獻。雖然這不太符合共產主義的意識形態,不過它卻實現了史達林的願望,就是可以有效地阻止日軍對蘇聯的企圖。事實上1939年(民國28年)時,這兩國在蒙古打了好幾場激烈的戰事,雙方都死傷好幾千人。
· 雖然國軍的領導人蔣中正和共產黨的毛澤東,經常被描繪成中華民國抗日和分分合合的國共內戰中的兩方英雄人物,Mitter則是詳述了第三號人物汪精衛的崛起與隕落,他的地位與影響力,長期與蔣毛二人不分上下—直到他和日本達成調停協議為止。
· 中華民國投入這場戰爭的規模十分龐大,舉例來說,蔣中正派遣了4百萬的國軍菁英部隊投入戰事,而整個國家估計有1千4百萬人喪生。要是中華民國撐不下去了,日本對抗美國甚至蘇聯的能力就會大大地增強了。
為什麼這些事現在重要起來了呢?Mitter 說二次世界大戰的經驗塑造了今日中共政權的態度,特別是中共與美國、中共與日本之間的態度;「這是支撐亞洲地區關係非常重要的兩根支柱......,我強烈地認為從歷史的角度來看那些年所曾經發生過的事情,你將會了解哪些事情對現今的亞洲而言是重要的,以及未來又是哪些事物將會左右該地區。」
以下訪問因篇幅與條理考量而有所刪改。
本書的英國版標題為《中華民國與日本的戰爭》,而在美國,標題則是《被遺忘的盟友》,你能告訴我在決定這些標題的過程裡,有哪些考量呢?
某種程度上來說,書名的選擇跟你所要推銷的市場有關。《中華民國與日本的戰爭》不單單是英國版本,東亞地區、印度、澳洲和許多其它地方,都是相同的書名,而我認為這樣很恰當。不過你在香港或新加坡買這本書時,說中華民國是被遺忘的盟友可就不太恰當,因為那裡的人對於二戰時期在亞洲發生的戰事,記憶依舊深刻;從那樣的意義來看,這就比較像是一則敘述性的書名。至於北美市場,特別是美國,比較有國際思維的《被遺忘的盟友》會雀屏中選,很明顯地是你知道它談的是中華民國的故事,以及為何當時的歷史深深影響到今天。
而它同時也提醒美國大眾曾經如此重要的一段歷史已經被遺忘了,而它之所以重要的理由有二;一是瞭解今日中共與美國及中共與日本間的關係具有重大的意義,這些關係實際上對今日世界的局勢演變,同時對這塊情勢極其動盪的亞洲地區,具有關鍵的影響力。
而第二個理由事實上則跟歷史公義有關,即使當時的中華民國政府,我說的是蔣中正所領導的國民政府,有著不少的疏失。但我認為下面的說法相當中肯,就是不管是當時或是現在,人們總是認為美國獨力贏得亞洲的戰事、特別是太平洋戰爭的勝利,而中華民國政府從未獲得應有的肯定與讚揚。
但是中華民國的貢獻一直到現在都被忽視,或者被認為是微不足道的付出,根本不值一提。但我想假以時日,就必會發現我們其實不再能夠太站得住腳了。
那麼,為何中華民國沒有得到該有的肯定呢?戰爭結束之後,中華民國是世界四強之一,而且中華民國的遊說團體在美國的勢力龐大。加上1千4百萬條人命,是一個相當具有說服力的證據。但是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呢?
把這事單獨拿出來看是個好辦法,而我會說這些是值得紀念的理由之一,如果你想氣死中國共產黨官員的話,就是提醒他們中共今天能在全球外交的主桌、也就是聯合國安理會的五席常任理事國裡,佔有一席之地,最最主要的原因並不是毛主席做了什麼偉大貢獻,而是蔣中正在戰時所付出的一切,基本上這就是中華民國與盟軍在二次世界大戰裡,並肩作戰所獲致的最直接回報。
在二戰結束65、70年後的今天,中共已經成為聯合國安理會的常任理事國裡,唯一非歐洲且非白人勢力的一席。所以當時國民政府的作為,的確影響重大。
那麼,這些真相到底是何時被忘記的呢?簡單地說,中華民國在戰時的遭遇、磨難及對盟邦戰友的貢獻,全都消失在冷戰時期所創造出來的黑洞裡,兩大陣營根本沒興趣去想到底中華民國做過哪些事了。
從中國大陸這邊來看,1949年(民國38年)國共內戰結束之後,毛澤東在中國大陸贏得勝利,而國民政府被迫撤到台灣,然後我們在中國大陸看到了一部嶄新的歷史—內容敘述唯一抵抗日本侵略而且贏得最終勝利的是中國共產黨人。
基本上不是隻字未提,不然就是輕描淡寫地帶過國民政府及其軍隊在抗戰時的絕大部份功勞,中共所教授的官方歷史,活像是一個吞掉真相的歷史黑洞。
不過無論如何,我們不能把責任通通推給大陸上的中國共產黨,要記得在西方,我們同樣也是把戰爭時期的功勞歸屬,一下子就忘得一乾二淨了。原因是中華民國戰時的領導人蔣中正,基本上形象有點不太好—他是冷戰時期的遺產,感覺上跟這些事的關係一年比一年淡化了,除了常被拿來跟能力不足與腐敗劃上等號,他的許多特質也無法得到西方世界的青睞。
很難想像被遺忘的竟然是領導人,他得在一長串的決策過程裡做出最好的選擇,尤其必須面對當中有許多問題跟執行的困難;儘管如此,他還是帶領著中華民國對抗日本。最重要的是,他獨力奮戰了4年半之後,之後又與西方國家進行另一個艱困的4年同盟。
你書裡提到一件讓我意外的事情,就是把中華民國看作一個地理結構,至少你是這麼看待當代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這概念好像是從戰爭裡發展而來的。而他們眼中的西部地區一向不被看重,這樣的理解是否正確?
我想這正是這問題裡最關鍵的部份:為何二次世界大戰對中華民國那麼重要?眾多答案當中,地理因素正是其一。
這其中當然是有許多原因的;但追根究底的答案則有些諷刺,因為中華民國在20世紀最大的危機就是外患,尤其是日本的侵略,逼使政府,特別是當時的國民政府集中權力,而這樣的舉動最後竟然解決了當時國內最大的問題,就是軍閥割據—當時的中華民國,實際上是被各自據地稱王的軍閥們所把持,而他們當中有些人是遭到極其殘暴的方式給消滅了。
結果,中華民國在戰爭結束後,縱使國家一片狼藉、百廢待舉,同時內戰也正蓄勢待發之際。然而存在19世紀末和二戰爆發之間的問題,就是軍閥割據的局面,當時已經因為政府退守內陸並且鞏固領導而差不多解決了。因此我要重申,毛澤東應該要感謝蔣中正替他打下的好基礎,但他從來沒公開稱讚過他。
近幾年來,西方社會逐漸解開了一個盲點,就是比較公平地看待關於蘇聯在擊退納粹德國戰爭裡的貢獻。你是否發現對於中華民國的盲點也同樣開始消除了呢?
沒錯,而且部分原因也相同。我想簡單用一個詞來說明,那就是「檔案資料」。
1991年(民國80年),在蘇聯解體之後,至少有那麼一段時間,蘇聯和西方的研究者們,終於可以比較容易地在舊蘇聯所在的俄羅斯,查找關於大量保存關於俄羅斯的戰時貢獻的文件檔案。
此時我們還未見到中共政權的「柏林圍牆倒塌」或「戈巴契夫式的解體」,然而無可否認的是最近20多年來,中國大陸有越來越多的檔案被公開,最大的改變就在於人們首度被允許去瞭解屬於中華民國國軍這邊的作戰經歷。關於這個研究主題,我常提到一點—而且經常讓人意外的—就是這並非是勇敢的西方研究者,設法要求開門進而尋找閱讀這些秘藏檔案的功勞,真正的原因是開放檔案這件事,在中共內部已成趨勢。
中國大陸的研究人員正在重新發現他們歷史裡頭被隱藏的部分,包括與共產黨結盟抗日的政治死對頭國民黨,於抗戰期間所付出無法抹滅的重要貢獻,而即使蔣中正在中國大陸已經有部分平反的跡象,但是25或30年前,你根本想不到這樣的轉變。
對東歐社會主義國家集團而言,蘇聯偉大的衛國戰爭向來是一個重要的文化檢驗標準。你也在暗示我二戰時期,對於同樣也在進行屬於他們的「偉大的衛國戰爭」中華民國本身來說,似乎比較不像是文化檢驗標準。
沒錯,你的見解很獨到,中華民國的例子跟蘇聯有極大的不同 。基本上,雖然有許多與事實不符的宣傳,不過史達林、赫魯雪夫和後來的蘇聯領導人確實都利用了蘇聯反擊納粹德國的衛國戰爭,作為最主要的愛國故事來進行宣傳。而中共對於二戰的敘述實際上並未消失,只是在其愛國主義的建構過程裡,占了極小的一部份。你偶然會瞧見一些記號—例如,就像1960年代文化大革命時期的一些樣板劇裡,日本人變成了階級惡棍。但是毛澤東掌權的時期,大家都很清楚國民黨政府才是他的敵人,根本不是日本人。
為什麼會這樣呢?原因有很多,但是二戰結束後,東西兩大陣營的冷戰則是主因。冷戰時期,在台灣的中華民國和蔣中正對共產黨的統治來說,是一個清楚且當下的威脅。他們必須讓民眾一直保持在擔心入侵者隨時可能從台灣打回來,然後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的情緒高潮。
相反地,日本比較不像是個手下敗將,而是中國共產黨一直想盡辦法要親近的敵人。他們了解到1947年的戰後,像中華民國這樣一個貧窮落後的農業國家,設法取得科技的技術與知識是非常重要的。由於美國的抵制,想要獲得美國專業科技的機會很不容易,但蘇聯則是另一個特殊類型的合作夥伴;於是中國共產黨在日本身上找到答案。當時中共與日本有相當多的非官方交流,這意味著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官方人士,必須設法不要過分地強調日本在戰時所犯下的罪行,讓東京方面感覺到太強烈的敵對氣氛。
所以非常奇怪的是,日軍所犯下的暴行,就是世人所知的襲擊南京之戰和陪都重慶的大轟炸,再次成變成無關緊要了……。這些事情通通不被宣傳,你必須耗費許多時間仔細閱讀中共從1950年代到1980年代的資料,才能找到其中有關1937年南京大屠殺的字眼。這樣的作為基本上是要將日本從戰時的印象給抽離,向日本示好,以防她在冷戰時期投向美國的懷抱。
1980年代,情勢有所改變了,但是由於北京方面在冷戰時期是既得利益者,因此對於日本在戰爭時候的暴行也就避重就輕,不太強調。
有些事情眾人皆知,但是對我來說,蘇聯對中華民國國軍的貢獻良多這件事則是相當新奇的,尤其是空軍。在美國,我們生下來就以為是飛虎隊打了勝戰,而不是幾乎毫無建樹。不過感覺起來似乎蘇聯空軍在美國第14航空軍到達之前,展現了更強大的武力支援。
實際上,我的看法是飛虎隊,也就是中華民國空軍美籍志願大隊,並非毫無戰功。只是飛越重慶上空的效果其實不大,但就心理層面及民心士氣的提升上,則是很重要的。而中華民國空軍美籍志願大隊的領導人陳納德,事實上也扮演了蔣中正身邊重要的諮詢角色,因此我並不會輕視他們的成就。
不過事實是,誠如你所提到的,從意識形態的角度來說是非常奇怪的一件事,這場戰爭初期的主要貢獻是來自於蘇聯,非官方但確確實實的軍事援助;而事實上,這是當時你所能見識到的各式各樣的意識形態錯亂的其中一件,不單單只有德蘇互不侵犯條約—這是上個世紀最震驚人心的意識形態倒置。而基於更全面性的考量,堅決反共的蔣中正認為應該接受來自蘇聯的援助,原因在於史達林雖然明白地支持中國共產黨,但是他更害怕如果蔣中正喪失中華民國領導人地位的後果。
如果蔣中正失勢,然後中華民國又親日的話,那麼日本在1930年代晚期及1940年代初期,就會有完美的跳板來對蘇聯實施進攻,顯然史達林比較擔心的是這個。所以那段期間,他基於一個非常實際而且自私的理由,向中華民國政府提供實質上的協助。
事實是這樣的協助,對華中地區、上海附近的長江三角洲等地區的初期戰事非常有用,雖然國軍部隊無法避免向內陸撤退的事實;但是蘇聯的空中支援與軍事援助,至少確保國軍還有戰力來抵抗日軍。
你書裡提到一件沒有人提過的事,就是日本和蘇聯之間的衝突。沒有人談過這些事,而且顯然不單單是邊境衝突之類的事。
不,這些事都是真的,而且非常重要。那些衝突持續了好幾個禮拜甚至好幾個月之久。
這是二戰諸多戰役裡,較鮮為人知的一段。我想如果我們專心研讀 Anthony Beevor 的歷史新書《The Second World War》,便會發現他也同樣暗示著一個事實,就是實際上整個亞洲戰線比我們所了解的還要重要許多。因為某種意義上來說,我們在這裡所談的是那些我們所認為的世界大戰期間裡頭根本沒發生的事情,也就蘇聯跟日本彼此之間沒有發生衝突,沒有開戰。諾門罕所發生的衝突基本上是日本與俄羅斯之間的事,當然這是因為日本認為當時俄羅斯比較弱,而想要消滅紅軍勢必要先剜除這支部隊;結果是,蘇聯把日軍打得節節敗退,迫使他們趕緊與蘇聯妥協了事。
而這當然對之前一年來在戰場上有所斬獲的中華民國來說是個壞消息,其實蔣中正最終的期盼是蘇聯能跟日本開戰,那麼他將能夠光明正大地從蘇聯那裡獲得全力的援助。
當蔣中正下令炸毀黃河堤岸來減緩日軍進擊的速度—這可算是相當嚴重戰爭暴行,但是我竟然沒聽聞過此事。
當然,而這完全合理。我的意思是它的確是諸多令人震驚的事情之一,但是它同時也是戰爭期間不斷出現的道德模糊的一個印記。在某種層次上來說,二戰期間同盟國跟軸心國之間,我們很清楚知道該支持誰。我們是在盟軍這一邊,反抗軸心國,這是很清楚的事。
不過我們常常得掩飾的是盟軍在某些情況,不論是藉由武力或是戰術選擇,做出了一些極其毀滅性同時犧牲自己人的決定。而在這個情況裡,我們談的是蔣中正在兩個既悲慘又駭人聽聞的選項裡,選了其中一個:到底是要讓日本人在1938年(民國27年)夏天就成功入侵而佔領華中,或是採用他認為最後的絕招,將數百年來抵擋黃河強大力道的花園口堤岸鑿出大缺口,利用氾濫的河水來阻止日軍的前進。
必須說這方法在短期內成功地達成了效果,事實上它是個悲劇,但從戰略上來說則是有效的。結果是:許多人淹死或餓死、染病致死,而且根本沒有人事先通知這數十萬的農民,警告他們將要發生的慘劇。
當時真正注意到這件事的是《時代雜誌》特派記者白修德,也正是這些事情讓他走上反對派的道路上。二次大戰末期,他成了最積極批評和反對蔣中正的人之一。如果你回頭細讀他所寫關於對中華民國的幻滅之類的文章,我想你會發現黃河決堤事件,讓他開始思考蔣中正到底還是不是他或他的文章所支持的領袖。
似乎你所描繪的是個討喜的蔣中正。
你的說法很有意思,我相信讀者看完之後,自有定見。不過,很重要的一點是不要把他當作怪物或是失敗者看待,他跟當時其他不完美的人沒什麼兩樣。
我認為很要緊的是要明白,作為一個戰爭領袖,他只能在一連串只有壞的跟可怕的選擇題裡不斷作出決定。我比較相信整個中華民國的戰爭故事以及包括蔣中正在內的那部分,是被寫成了類似通俗劇或是正邪不兩立的內容。我認為它比較像是希臘悲劇,感覺上這些冷酷無情實際上是因為一直都只有糟糕的選擇所導致。所以你覺得他可愛是蠻有趣的事情;但是我比較想說的是他必須被當作一個人同時是一個不完美的領導人來看待,但是那個時候有多少人能做出合理而且正當的決定呢?
根據蔣中正自己的首要目標,就是不惜代價—你在書裡會看到那會付出多麼驚人的代價—讓中華民國能繼續堅持奮戰。英國首相邱吉爾在演說裡提到「絕不投降」,受到英國人民的熱烈肯定—不管發生什麼事,堅持跟納粹黨人作戰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而蔣中正排除萬難,堅持奮戰也是基於類似的決心。不過蔣中正從來都沒能獲得應有的聲望,反觀邱吉爾因著他的不屈從而千古傳頌。
有一件相當諷刺的事情是,不只今日美國大幅地改變其先前對蔣中正冷漠無情的態度,就連他之前在毛澤東所領導的中共政權裡那幅更為窮凶惡極的形象,也在被平反當中;例如你到蔣中正的出生地浙江省溪口去看,我本人就到過那兒,那裡就像是他的神龕一般。即使在中國大陸,家鄉的孩子也看不出來他是國共內戰裡的失敗者;他被當地人尊崇的方式,要是在2、30年前,這些人早就被抓去牢裡關了。
你談到白修德的覺醒,也點出了更大的問題:即使是在1949年(民國38年)之際,美國和毛澤東是否有機會再度迸出相互吸引的火花?
實際上這在中國大陸被稱為「最後的機會」,直到今日依然有人大力支持這個論點,不過我個人比較偏向反對—因為雙方實際上並沒有達成真正友善且誠懇的約定。
毛澤東及其追隨者都宣稱他們這麼想過,不過我們也從許多檔案和不同資料來源,幫助我們更了解毛澤東的動機。很明顯的是他的政治思想是必須以國內革命及莫斯科兩者為導向,他跟美國的關係並沒有想像中的密切。因此我想如果要以真正的盟友標準來看的話,前述論點真正發生的機率是微乎其微。我認為,應該要發生但實際上並沒有的是另外一件事,就是中共和美國至少達成外交上的協議,而不像美國和蘇聯那樣互不往來。
冷戰的大多數時期的確是相當冷淡,但也沒有冷淡到莫斯科跟華盛頓雙方互不交談。
直到尼克森和季辛吉的破冰之旅之前,我認為至少有25年的時間,中共政權跟美國並沒有正常、合適且公開的溝通管道,這是那個時期雙方外交上所錯失的一個相當大的機會—而這是整個戰時同盟所留下的眾多爛攤子之一。
談到盟友,似乎中緬印戰區最能顯示出美國跟英國之間「特殊關係」的間隙。
(哈哈)如果你指的是不信任及缺乏了解的特殊關係,那就沒錯。邱吉爾首相應該是那個時期感受最深的人之一,亞洲的戰事顯示出美國跟英國基本上在二戰的目標是截然不同的。
美國人想要的是一個重整過的世界秩序,將英國跟法國的帝國主義給結束掉,同時把某些非歐洲勢力提升到更高的層次。而英國人想要的是重建她的帝國,基本上這些目標是無法彼此相融的。
而對我來說,這也是撰寫這本書時最有趣的一件事—透過蔣中正的眼睛、從他的日記來看這些戰事,可以強烈地感受到為何英國的帝國主義英特別令他痛恨。他與印度總理尼赫魯的談話,甚至與甘地的談話,都可以看出反帝國主義是一個重要議題。但這只是意味著雖然他和美國之間存在著許多問題,他還是選擇了美國作為這個地區的主導力量,而不讓英國有捲土重來的機會。
我想英國人應該對此很了然,他們知道英國跟美國在中華民國的目標有所相同,但並非一致。而這在彼此間造成了更多的混淆與不信任,結果就是在緬甸所上演的悲劇,基本上各方都未善盡其責。回到1944年(民國33年),雖然最後日本被擊潰了,但在某種程度上,戰爭原本不必演變成如此惡毒與殘暴,而這都歸因於主要的同盟國—中華民國、英國和美國—他們彼此間一直存在著不信任。
中華民國沿海的國際租界非常迷人,而上海則是當中最有故事的國際都市,不過很清楚的是,這場戰爭正是帝國主義的喪鐘。
沒錯,上海是當時全世界最國際化的都市;然而就算今天上海依舊是個偉大的城市,具有豐富多元的生命力,但她還是沒辦法捕捉到1930、40年代,帝國主義時期那種百分百的世界性。當然,就如你所說的,戰爭再度敲起了那個特殊制度的喪鐘,而原因好壞都有。
好的是,戰爭以間接但實在地方式摧毀了帝國制度下的上海—那時的上海,英國白人顧客如果不滿意黃包車的車伕索取的車資過高,是可以扯著他的耳朵來揮拳修理,非常的粗暴,這座城市每天在在上演著帝國主義的種族歧視戲碼,而這種情形一直到1945年(民國34年),中華民國取得了最終的勝利才停歇。不好的則是這導致了上海在接下來的4、50年,變成了視野較狹隘也較灰色的一座城市。
當時上海是全世界少數幾個歡迎所有人的城市,不管你是藝術家還是難民、國民黨還是共產黨,不論你的背景為何,這些人都一同創造了一座巨大的文學、文化、飲食和其它各種事物的大熔爐,讓身在其中的中國人與外國人都感到十分驚奇。而這樣的驚奇已經消失許久了。
日本似乎相當嚴重地違反了人權,這麼說是否大致正確呢?
我的看法是,今日我們對人權的看法、概念和認知已經藉由戰爭以及當時世界的經驗而得到了相當多的修正。不過我並不認為日本人真有那麼與眾不同,而造成日本以如此殘暴的戰爭方式侵略中華民國的情形,在其它地方也一樣可見到;例如,我們也見到一種非常強烈的種族優越感,就在法西斯義大利、納粹德國和其它國家同樣出現。
同時,我認為日本在中華民國的暴行與納粹黨人在歐洲的作為,有一個非常重要而且非常明顯的差別:就是日本從未有任何種族大屠殺的計劃,這跟歐洲的例子就極其不同。當時的日本是非常殘暴的;他們用盡了各種恐怖的手段,你知道南京大屠殺、重慶大轟炸,還有其它許許多多的惡行。但某種程度來說,你在別的戰役裡,同樣見到這些殘忍的暴行;而身為帝國主義者與入侵者的日軍說法則是,這些戰術絕大部分都是他們從西方學來的,所以我們也得看看到底要比較的是哪些?
我知道你是研究中華民國歷史的學者,而非日本歷史學者;不過我偶爾會讀到一些文章,提到日本的教科書粉飾了某些不願面對的事實,這種情況普遍嗎?
老實說,有些文章可能是我寫的。我認為有一點很重要,就是要知道日本大眾對教科書、電視等等媒體裡所描述的戰爭的態度,老實說非常矛盾。基本上,在日本有一股勢力龐大的右派份子們,否認戰爭時期的暴行或是輕描淡寫地帶過。不過,雖然他們的聲勢浩大,但他們絕不是日本唯一而且最主要的聲音。
例如有件事情很重要,就是要記得戰爭結束之後,最先把南京大屠殺的事實向世人揭露的其實不是美國人、也不是中國人自己,而是日本的左派團體。
日本學校教育委員會成員們的立場向來偏向左派,而他們也確實強烈地鼓動不要使用否認或掩飾戰爭史實的教科書。你會發現即使這些教科書已經出版,而且其中有很多嘗試將侵華戰爭輕描淡寫的部分令人非常不舒服;但是日本學校大多數所使用的教科書,對於戰爭的正確敘述,遠比一般暢銷的報紙所透露的還多。
所以,我認為知道日本是個多元民主的國家是個重要的前提。不只是少數歷史專家,還有許多人不眠不休地在研究日本的戰爭暴行,以及這些行為在歷史上的定位。而在這個意義上,並沒有所謂保持緘默的巨大陰謀。
日本是否曾經有正式的意圖要拿下中華民國?像在滿洲,答案就極其明顯!【1931年(民國20年),日本入侵滿洲;到了1933年(民國22年),藉由扶植滿洲國傀儡政權來鞏固其控制。】然而整個中華民國的災難,究竟是日本的無心之過還是軍國主義的故意壓迫?
這是個相當尖銳的評斷,我想你已經有定見了。我的看法是:滿洲國的確是日本的計劃,但非常奇怪的是,部份策劃滿洲國政變的中華民國高級官員,對於滿洲國這種模式將會繼續深入中國大陸的想法,非常生氣,他們認為這是個很糟糕的主意,他們覺得日本事實上應該好好耕耘滿洲就好了。
戰爭實際爆發的時間,我希望書裡有提到,與其說是在1939年(民國28年)希特勒入侵波蘭之時,不如說1914年(民國3年)斐迪南大公在塞拉耶佛的遇刺正是導火線。換句話說,在中華民國的例子,也是從一連串的小事件開始,日軍在北平宛平縣的一座小村莊外的蘆溝橋發生的槍擊事件【1937年(民國26年)7月7日】,在幾天及幾個禮拜之後,引發一連串的戰鬥,最終導致兩國全面開戰。
日本並沒有料到蘆溝橋事變會引發整個中國大陸的戰爭,但事情一旦發生了,他們便決定要好好教訓中華民國,讓對方知道他們真的調派軍隊進駐,同時要一舉奪下中國大陸。然而1937年(民國26年)夏天7月的期望並不在東京的計劃內,當時他們無意入侵中華民國。
另一方面,我想有許多的證據顯示,日本將會一步步將中華民國給蠶食鯨吞掉,而這也是蔣中正權衡是否要將戰事擴大的最主要依據。首先是滿洲,然後是長城以下的地區,再來是華北大部分地區;然後從那時候算起,5、10、15年之後,日本便極有可能遂行其圍國的計謀,兵臨華中城外,最後再拿下華南地區即可大功告成。所以從意圖或是手段這部份來說,或許日本在1937年(民國26年)沒有打算全面侵華;但從統治中國的最終目標來看,我認為東京方面的確就是這個意圖。
這幾乎就像是拿破崙或希特勒所犯的錯誤一樣,想要入侵地理大國的下場就是自己反倒被遼闊的空間給摧毀了。
我想你說得對,不過有件事你必須考慮到,就是關於意識形態的信念。日本帝國陸軍—實在匪夷所思而且癡心妄想—認為其所作所為非常理智。他們真的認為最重要的是他們負有領導之責,以兄長的身份來帶領包含中華民國在內的亞洲各國,創造一個對抗西方的後帝國主義新世界。
同時他們也堅信向大陸擴張是其所賦與的天命;當然,
這是帝國主義時期相互競爭的必然想法,他們看到了大英帝國的作法,看到了法蘭西帝國的作法,還見識到美國掌控部分太平洋地區的作法。他們完全相信這是個社會演化論主宰的世界,你無法停滯不前,要嘛你就往外擴張勢力,要不你就等著被征服。
我們從今日21世紀的角度來看,這是極其荒謬的一種想法;不過在1930年代,日本所見的周遭世界恰好如此。
我是否能請你推測一下:日本的財力是否足以擊敗中華民國?或者這是個一開始就註定失敗的嘗試,即使美國跟蘇聯都不介入的話?
我認為日本在一開始就明白這是個相當大的命題,他們根本無法保證有所勝算。
關於推測:我認為答案是,如果日本基本上能在戰爭初期就征服中華民國的話,我們就說是一年或一年半內讓中華民國投降,那麼他們就會有機會進一步深化其殖民工作。
這也就是為什麼即使在1937-38年(民國26-27年)間,他們一方面不斷壓迫中華民國,同時不斷派人去試探蔣中正,希望策動他進行協商。
要是我反過來問:中華民國究竟有沒有機會擊敗日本帝國?
我認為很難,因為日本是亞洲科技實力最強的國家,她的工業能力十分優越。要知道在戰爭發生之前,日本國內生產毛額的70%以各種方式投注在軍事項目上。
日本比中華民國有錢,同時她的部隊訓練十分精良,配合徵兵制度,講白一點,就是徵兵與嚴格的訓練,讓日本軍隊的素質非常良好。相較之下,中華民國人口較多,但是內部分裂嚴重,加上極其貧窮的農業社會,且只有很少數訓練有素的軍隊。不過中國幅員遼闊,對日本來說就像是陷入泥沼之中,難以征服;當然對中華民國政府而言,也是不容易掌控,面積問題對雙方來說都很頭痛。
當然如果你拿同樣問題來問大英帝國的話,我想公道地說,沒有美國的協助,邱吉爾和英國也是打敗不了希特勒的。但在那種情形下,人們並沒有對英國抵抗德國的艱苦奮戰袖手不管。
因此中華民國要獨力打敗日本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我們應該要看的是她堅持抵抗的成果。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