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84年(主曆1995年)台北市國片票房統計歷史數據分析報告
- P C
- 3月29日
- 讀畢需時 5 分鐘
民國84年(主曆1995年)台北市國片票房統計歷史數據分析報告
1. 整體概況
年份:民國84年(主曆1995年)。
全年總計:民國84年(主曆1995年)台北市國片票房共售出2,112,876張票,總收入368,661,433元。
月平均:平均每月售出約176,073張票,收入約30,721,786元。
平均票價:約174.5元。
高峰與低谷:
票房最高月份:民國84年8月(主曆1995年8月),票數329,696張,收入62,831,822元,主要由成龍主演的《霹靂火》帶動。
票房最低月份:民國84年11月(主曆1995年11月),票數僅17,085張,收入2,736,360元,顯示該月缺乏具吸引力的國片。
2. 按季度分析
第一季度(民國84年1-3月,主曆1995年1-3月):
票數:1,022,409張,收入:191,463,974元。
平均票價:約187.3元。
占比全年:約48.4%的票數和51.9%的收入。
觀察:民國84年1月至2月(主曆1995年1-2月)票房表現強勁,主要得益於《賭神續集》(民國83年12月上映,延續至民國84年1月,收入50,812,320元)和《紅番區》(民國84年1月上映,收入56,988,510元)。這反映了當時香港國片在台北市場的強大影響力,尤其是動作片和喜劇片的吸引力。
第二季度(民國84年4-6月,主曆1995年4-6月):
票數:303,597張,收入:53,298,859元。
平均票價:約175.6元。
占比全年:約14.4%的票數和14.5%的收入。
觀察:票房顯著下降,民國84年6月(主曆1995年6月)因《和平飯店》(收入13,155,768元)略有回升,顯示市場對大製作國片的依賴。
第三季度(民國84年7-9月,主曆1995年7-9月):
票數:499,732張,收入:93,275,460元。
平均票價:約186.6元。
占比全年:約23.6%的票數和25.3%的收入。
觀察:民國84年8月(主曆1995年8月)因《霹靂火》(收入34,667,480元)達到全年票房高峰,顯示暑期檔對國片票房的顯著拉動作用。
第四季度(民國84年10-12月,主曆1995年10-12月):
票數:286,138張,收入:33,024,930元。
平均票價:約115.4元。
占比全年:約13.5%的票數和9.0%的收入。
觀察:整體票房下滑,但民國84年12月(主曆1995年12月)《烈火戰車》(收入9,373,110元)表現尚可,顯示年底仍有一定觀影需求。
3. 按分級分析
輔導級:54 部,平均票價約198元,票房主力,代表作如《紅番區》(56,988,510元)、《霹靂火》(34,667,480元)。這類影片多為動作片或喜劇片,符合民國84年(主曆1995年)主流觀眾的喜好。
普通級:37 部,平均票價約160元,以家庭觀眾為主,如《齊天大聖西遊記》(7,624,880元),表現穩定但吸引力不如輔導級大片。
限制級:56 部,平均票價約150元,數量多,但票房普遍較低,如《慈禧秘密生活》(5,279,630元)。這類影片多為小眾題材,市場接受度有限。
保護級:9 部,平均票價約170元,數量少,部分影片表現不錯,如《整鬼專家》(8,150,410元),顯示適合闔家觀賞的影片有一定市場。
4. 發行公司分析
主要公司:
嘉禾:5 部,憑《紅番區》和《霹靂火》表現突出,顯示其在民國84年(主曆1995年)香港國片市場的領先地位。
學者:11 部,發行《賭神續集》等高票房影片,表現穩健。
新峰:24 部,影片數量多,涵蓋各級別,顯示其市場策略偏向多元化。
中小型公司:如東方星港(18 部)、得寶(15 部),多發行限制級或小眾影片,票房貢獻較小,反映當時市場對大製作國片的偏好。
5. 年度票房10大電影排行榜
《紅番區》(民國84年1-3月,主曆1995年2月,嘉禾):56,988,510元,282,008張票,平均票價約202元。
《賭神續集》(民國83年12月至84年1月,主曆1994年12月至1995年1月,學者):50,812,320元,258,916張票,平均票價約196元。
《霹靂火》(民國84年8月,主曆1995年8月,嘉禾):34,667,480元,172,635張票,平均票價約201元。
《大冒險家》(民國84年8月,主曆1995年8月,學甫):14,156,702元,78,547張票,平均票價約180元。
《和平飯店》(民國84年6月,主曆1995年6月三本):13,155,768元,70,930張票,平均票價約185元。
《新夜半歌聲》(民國84年6月,主曆1995年6月,東方星港):10,458,250元,57,977張票,平均票價約180元。
《烈火戰車》(民國84年12月,主曆1995年12月,學恆):9,373,110元,5,601張票,平均票價約1,673元(異常數據,建議核查)。
《新烏龍院2》(民國84年7月,主曆1995年7月,新峰):8,809,800元,49,151張票,平均票價約179元。
《整鬼專家》(民國84年6月,主曆1995年6月,學冠):8,150,410元,45,653張票,平均票價約179元。
《百變金剛》(民國84年8月,主曆1995年8月,學冠):6,466,340元,36,487張票,平均票價約177元。
6. 電影數量統計
總電影數量:民國84年(主曆1995年)台北市國片票房數據共記錄了 156 部 國片。
按月份統計:
民國84年1月(主曆1995年1月):9 部(如《賭神續集》、《精武英雄》、《天國逆子》等)
民國84年2月(主曆1995年2月):7 部(如《紅番區》、《齊天大聖東遊記》、《中國龍》等)
民國84年3月(主曆1995年3月):18 部(如《慈禧秘密生活》、《賊王》、《摩登笑探》等)
民國84年4月(主曆1995年4月):18 部(如《麻辣豆腐》、《青春火花》、《愛的種籽》等)
民國84年5月(主曆1995年5月):16 部(如《歡樂時光》、《嬌妻四艷鬼》、《鬼巴士》等)
民國84年6月(主曆1995年6月):22 部(如《魔神威龍》、《天下浪子》、《新十三太保》等)
民國84年7月(主曆1995年7月):8 部(如《新烏龍院2》、《麻辣神探》、《那有一天不想你》等)
民國84年8月(主曆1995年8月):9 部(如《大冒險家》、《惡夜狼魔》、《霹靂火》等)
民國84年9月(主曆1995年9月):11 部(如《南京1937》、《一九九五閏八月》、《我是一個賊》等)
民國84年10月(主曆1995年10月):11 部(如《95再闖江湖》、《熱帶魚》、《IQ雙響炮》等)
民國84年11月(主曆1995年11月):14 部(如《九紋龍的謊言》、《黑幫緝兇》、《這個殺手不太冷》等)
民國84年12月(主曆1995年12月):13 部(如《亂世超人》、《在陌生的城市》、《山水有相逢》等)
按級別統計:
輔導級:54 部(如《賭神續集》、《紅番區》、《霹靂火》等)
普通級:37 部(如《齊天大聖東遊記》、《中國龍》、《麻辣豆腐》等)
限制級:56 部(如《賭城快活女》、《慈禧秘密生活》、《我是一個賊》等)
保護級:9 部(如《烏龍小少林》、《半夜誰CALL我?》、《熱帶魚》等)
按發行公司統計(主要公司):
新峰:24 部(如《精武英雄》、《中國龍》、《新烏龍院2》等)
學者:11 部(如《賭神續集》、《齊天大聖東遊記》、《墮落天使》等)
東方星港:18 部(如《滿漢全席》、《新十三太保》、《叛逆情》等)
得寶:15 部(如《極道戰士》、《愛的種籽》、《天下浪子》等)
嘉禾:5 部(如《紅番區》、《霹靂火》、《愛在他鄉的季節》等)
中影:4 部(如《袋鼠男人》、《少女小漁》、《熱帶魚》等)
7. 歷史觀察
市場特徵:民國84年(主曆1995年)台北國片票房市場高度依賴香港製作的國片,尤其是動作片和喜劇片。成龍主演的《紅番區》和《霹靂火》成為票房支柱,顯示當時觀眾對明星效應和大製作影片的偏好。
季節性:年初(民國84年1-2月,主曆1995年1-2月)和暑期(民國84年7-8月,主曆1995年7-8月)是票房高峰,民國84年11月(主曆1995年11月)為低谷,反映了當時觀影習慣與假期安排的關聯。
票價特點:全年平均票價約174.5元,但熱門影片票價較高(如《紅番區》約202元),顯示觀眾願意為大片支付更高費用。
類型偏好:動作片和喜劇片主導市場,限制級題材雖數量多,但吸引力有限,顯示當時觀眾偏好娛樂性強的影片。
台灣國片表現:表格中少數影片可能為台灣製作的國片(如《熱帶魚》、《好男好女》),但票房表現遠不如香港國片,顯示當時香港國片在台北市場的主導地位。
8. 總結
民國84年(主曆1995年)台北市國片票房市場共記錄了 156 部 國片,總收入368,661,433元,票數2,112,876張,全年平均票價約174.5元。市場主要由香港製作的國片主導,以動作片和喜劇片為主,嘉禾等大公司憑藉明星效應(如成龍)佔據主導地位。年度票房前10名中,前三名(《紅番區》、《賭神續集》、《霹靂火》)佔據全年票房的38.6%,顯示票房高度集中。台灣製作的國片(如《熱帶魚》)在市場中佔有率較小,顯示當時港片在台北市場的壓倒性優勢。
資料來源:中華民國電影年鑑民國85年(1996)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