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林茂生.陳炘和他們的時代

林茂生.陳炘和他們的時代

  • 作者: 李筱峰

  • 出版社:玉山社

  • 出版日期:1996/10/01

  • 語言:正體中文

  • ISBN:9789579361415

  • 規格:平裝 / 340頁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簡介

林茂生與陳炘是二二八事件中遇難的台灣知名社會菁英,從他們的生命史,可以洞悉台灣知識分子在跨越日治、國府兩政權之間的處境與際遇,這也是當代台灣菁英在時代變遷之際的悲劇縮影。








第一章 緒論

在二二八事件中遇難的台灣社會菁英中,林茂生與陳炘是當時享有全島聲望的人。他們在事件中都 無任何激越言行,但都因「懷璧其罪」而遭忌,最後同時蒙難。


林茂生與陳炘,都留學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林茂生獲哥倫比亞大學的哲學博士,是台灣史上獲哲學博士的第一人,學成返台後從事教育工作;陳炘獲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碩士,返台後,糾集台灣本土資金,創辦「大東信託」,是台灣本土金融業的先驅。


綜觀他們二人之一生,身為教育家的林茂生,與身為金融家的陳炘,雖然在社會角色上,有著不同

的扮演,但是在歷史的大時代裏,他們做為台灣的知識份子,卻又有著極相似的處境與際遇。因此,將 他們兩人相提並論,一同觀察,是一項頗有意義的歷史課題。


林茂生出生於日本領台的前八年,陳炘出生於日本領台的前兩年,但他們卻在其心目中的祖國來臨的一年四個月後,同遭不測。所以,終其生命史,他們有著相當長的殖民地經驗。弔詭的是,在異族統 治的殖民地經驗中,儘管他們内心煎熬而隱忍,卻也確立了他們在社會上的菁英地位;詎料,心目中的 祖國來臨之後,他們卻無法見容於新的政治環境中。何以故?透過本書,希望在他們個人的生命史上, 能洞悉大時代的癥結。


因此,本書將試圖探究幾個重點問題:

一、他們在日治時代的學經歷與社會角色如何?

二、二〇年代,是台灣的各項社會運動、民族運動蓬勃發展的時期。身為台灣社會菁英的他們,與 當時的民族運動、社會運動的關係如何?他們做了怎樣的參與?在運動陣營之中,他們居於怎樣的定位?

三、日本治台採恩威並濟之策,高壓或懷柔,因時因人而施。在日治末期,陳炘與林茂生,是日本 殖民統治當局施行懷柔的對象。面對日政當局的拉攏,他們二人如何反應?三〇年代,台灣總督府大力 推行皇民化運動,林茂生和陳炘皆被網羅其中,與日政當局的關係顯然較為緩和。到底,他們是不是媚 日順民?抑或為了明哲保身、委屈妥協?在日本殖民統治下,他們的政治立場、民族立場如何?有無引起爭議?

四、大戰結束後,林茂生與陳折對於即將來臨的新政權做出怎樣的回應?對於中國政府,他們的認 知如何? 五、國府接管台灣後,林茂生出任台大教授,並任民間報紙《民報》的社長;陳炘則創辦以本土資本為基礎的「大公企業公司」,同時繼續經營自日治時代由大東信託沿傳下來的「台灣信託」。兩人在各 自扮演不同的社會角色的同時,面對著新的政局,他們又是一番怎樣的心境?他們與陳儀政府之間又是何等的關係?在橫跨兩個時代的過渡時段裏,他們的適應如何?

六、從終戰到二二八事件之間,台灣的政經社會起了什麼變化?本書企圖從林茂生主持的《民報》, 擷取活生生的見證。

七、二二八事件終於爆發,在事件中,林茂生與陳炘扮演著什麼角色?他們是如何遇害?又因何遇害?


希望透過史學的研究,本書能為上述的問題提出解答。


過去,有關林茂生或陳炘的研究並不多見。一九八七年,著者曾發表<歷史悲劇的縮影——陳炘> ①一文,文,該文是有關陳炘的首篇傳記,可惜僅係一般通俗性的單篇傳記,不具任何問題意識,自談不上學術研究。

至於林茂生的傳記,一九八一年有錢安慶(張富美)的<青山碧海共長存——念台灣思想家林茂生2 一文。此文在當時雖開林茂生研究之先,且具學術意義,惜乎也僅係單篇文章,未能盡述林茂生一生, 也未能滿足諸多問題意識;此外,橋生的<林茂生先生的一生——與林宗義教授共懷念>,以及潘貫的<憶 耕南先生〉兩文,未刊手稿,只是個人回憶式的雜感手記,非學術性的研究;一九八七年,林茂生百歲 冥誕時,著者曾整理<台灣的悲劇書生|林茂生> ③ 一文,對林茂生的一生作較有系統的介紹,但也只是 單篇的通俗性傳記;同年,青年學者廖仁義也發表<歷史裂痕下受辱的靈魂——紀念台灣思想家林茂生博 士百年冥誕〉一文,對林茂生的極力推崇,引起學者尹章義為文討論<日治時代台灣歷史人物的評價問 題> (⑥),文中對林茂生的抗日態度與民族立場提出質疑;廖仁義隨後發表〈被扭曲的土地及其子民——兼論林茂生的歷史評價> ),對尹文作回答,這些論辯文字,都關乎個人抱持的史觀立場,雖具有學術意義,但僅侷限於抗日民族立場之面向的討論(本書本文中將有所論列)。同年(一九八七年),林茂生之子林宗義發表<林茂生與二二八事件—他的處境與苦悶>⑦,然嚴格說,此交回憶錄性質重於學術性研究,但極富史料價值。此外,商正宗有<林茂生博士生平略歷> ⑧ 一文,也是單篇傳略,且以歌功頌德為尚。一九九一年三月廿三日台南長榮高級中學舉辦「長中傑出校友暨功勞者林茂生博士追思禮拜」,編有〈林茂生博士紀念專輯》,僅係四十頁之小冊,且其中文章及資料也多為單篇傳略,或與前述者重複, 或互相援引,或多為頭贊之聲,距學術討論尚有一段距離。


總而言之,以上所舉,皆僅分別介紹或討論林茂生或陳炘的單篇文章,至於將兩人合併觀察,以學 術態度加以研究者,則是前所未聞。因此本書將兩人終其一生相提並論,綜合觀察,是一新的嘗試。


本書主要研討 ( approach )的途徑,不在作林、陳二人之比較研究,而是以這兩位在台灣社會上

極富盛名的知識菁英為取樣,來觀察他們與大時代、大環境的關係。


林茂生和陳折兩人都沒有留下太多自己的作品,連他們個人的半本日記或扎記都不可得。因此,雖 然他們享有全島性的聲望,但能夠充份表達他們思想言行的直接史料,卻是相當有限。所以,除了這些 有限的材料之外,本書當再佐以時人的回憶錄、追記,及口述歷史,特別是透過對林、陳二氏的子嗣、舊屬、朋友進行採訪,以收旁徵之效。


本書純屬歷史學的研究,歌功頌德非史家之職,以今論古亦非史家之務,吹毛求疵更非史家所應為。因此本論文將揚棄以往訴諸主觀感情、充滿價值論斷的「傳記文學」的手法,而採理智客觀的「傳 記史學」的態度,儘量嚴守史學分寸,不隱「惡」揚「善」,或隱「善」揚「惡」(如果善惡有絕對標準的話)、既不必「為賢者諱」,亦無須「說大人則藐之」,如是方不負史學研究之真義。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