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不出戰爭片的地區肯定沒有電影工業
十部最接近史實的二戰戰爭電影
這些電影彷彿重現歷史當下
馬克-德普尤 撰,中華民國111年9月20日(2022)
自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80多年以來,好萊塢這場對於摧殘人性最慘烈的戰爭,早已從所能夠想到的各種不同視角不斷地再三詮釋,然而二戰主題的電影依然不斷殺青。不過有多少電影是真正拍得到位,不論是精確刻畫一個特別的事件,或是抓住時代的氛圍讓曾經歷當時情境中的人們重返當年?這是一個有關事實根據的問題,在藝術方面及歷史方面都是。
下面所列十部最接近史實的二戰電影,乃依據三項標準而得:首先,導演所安排的故事情節是否正確,事件的時間軸以及相關的人物角色是否正確描繪?再者,這些電影是否抓住當時的「fu」,包括軍隊與參與的百姓在當時生活與戰鬥的情境,還有他們之間平常的互動方式?最後則是導演是否有將事物的「樣貌」正確呈現,例如演員是否穿著正確的軍服,連帶正確的臂章與徽章,還有是否使用對的武器與裝備,以及所採用的戰術是否符合當時的時代背景?可說滿足這三項標準對於創作一部史實正確的電影有重大影響。
這些標準為電影製作團隊帶來了一個重要且可能所費不貲的兩難困境,戰鬥鮮少發生在一個緊湊且直接了當的事件場景裡。任何一個曾經歷作戰的人,不論規模大小,都能夠告訴你沒有什麼比戰爭來得更混亂、更令人困惑與不安。而且對同一個事件,兩個退役老兵的描述說明可能南轅北轍。
但最重要的是,電影製作這門生意的根本原動力是:賺錢。而為了獲致這個目標,導演們必須在他們的預算及時間限制內,簡潔地敘述他們的戰爭故事;同時,如同鋼鐵英雄(Hacksaw Ridge)的編劇羅伯特-申坎(Robert Schenkkan)所述,盡可能「以最說服人心同時最刺激且最扣人心弦的方式。」這樣做的話,很容易跟史實正確這件事產生衝突。舉一個著名的例子,喬瑟夫-勒凡的,改編自柯內留斯-萊恩的非小說經典名著《奪橋遺恨》,該片因為其精確性而普獲好評,同時為導演的兩難問題做了很好的闡述。
想想導演李察德-阿登博若(Richard Attenborough)在將近僅有3個小時的螢幕時間裡,需要講述整個市場花園行動(Operation Market Garden)的故事,描寫這場戰爭裡最複雜的軍事行動之一。在荷蘭的戰事持續了9天,成千上萬參與的人包含英國、美國、加拿大、波蘭及德國,還有在戰亂中被捕的荷蘭百姓。
關於這場戰役,萊恩的書裡花了672頁的篇幅來描述,滿滿都是真實的訪問紀錄及一絲不苟的查考成果。撰寫電影劇本的威廉-苟德曼(William Goldman)面臨的挑戰是必須決定萊恩的故事裡哪些該留、哪些不該放;並且要設法將它們編排成條理分明的螢幕敘述。之後,阿登博若的部份就是要將苟德曼的劇本吸收,然後以一種相稱於市場花園行動這樣的經典規模的方式,呈現在螢光幕前。
考慮到預算及時間的限制,苟德曼與阿登博若的選擇不多,只能大幅地壓縮故事的基本元素。結果,一場投入數支英軍部隊,耗時約4個小時的慘烈戰鬥以奪佔一座關鍵的道路橋樑的戰事,在螢幕上的時間只有8分鐘。而且,當天不只有奪佔一座橋的戰事,而是兩座,而這樣的妥協在二戰電影裡是稀鬆平常的事,像是其它基於發生在別的歷史年代事件的電影一樣。把這個問題放到軍事用語裡,導演的終極目標是要獲益,然後次要目標或許是盡可能正確地講述這個故事;畢竟導演跟編劇還要對製片及投資人負責,以及取悅觀眾。
下面十部電影無疑是作為一個電影迷所公認的最接近史實的二戰電影的主觀列表,以發片時間先後列出,當然我完全瞭解很多電影迷會因為這表中少了一或幾部他們心目中的好片而扼腕不已。
敵後大爆破 (民國44年|1955)
即便本片是民國44年(1955)英國最受歡迎的電影,其內容講述關於英國皇家空軍利用如同許多石頭般橫跳過湖面的水漂式炸彈(rotating cylindrical bombs)摧毀盧爾河上一系列水壩的任務,至今依舊鮮為人知。雖然英國的政府機密法案(Official Secrets Act)及當年令人感到可憐的特效水準給予電影製作團隊極大的限制,本片依然值得名列榜上。《敵後大爆破》堅持事件的真實性,同時出色地表現了當蘭開斯特轟炸機飛行組員驚險地低空飛過敵人的槍林彈雨,進行投放炸彈時所經歷的緊張氣氛—當然還有在英國老家等待消息的情節。星際大戰迷或許該感謝本片給了民國66年(1977)首部星際大戰裡反抗軍進攻死星的靈感,這對本片來說算是個不壞的貢獻,特別是這些英勇的飛行員和機組人員,事實上,他們在民國32年5月(1943)成功爆破了盧爾河的兩座水壩,並且毀損了另外一座。
最長的一日 (民國51年|1962)
這部由美、英、德三國導演共同執導的賣座鉅片,是詮釋柯內留斯-萊恩(Cornelius Ryan)民國48年(1959)同名經典作品中非常值得推薦的一部。本片主要著墨於作戰行動發起日(D-Day )故事本身,而非任何特定的參戰官兵,而幾乎當時主要的影星都參與演出(約翰-韋恩、亨利-方達、史恩-康納萊、勞勃-米契及李察-波頓均名列其中)。為了節省部分經費,製作人採用黑白拍攝方式,不過在盡可能精確描繪事件的努力上,按當時的電影技術來說,可謂毫不吝嗇。但即便如此,奧馬哈海灘登陸一戰與史蒂芬-史匹柏民國87年(1998)《搶救雷恩大兵》中令人窒息難受欲嘔的版本,完全相形見絀;不僅欠缺精確同時張力不足。儘管如此,《最長的一日》依然是呈現這場戰爭之中單一最重要日子的經典之作。本片贏得兩項奧斯卡,一是最佳黑白攝影,二是特效。
虎!虎!虎!(偷襲珍珠港) (民國59年|1970)
就歷史正確性這方面而言,本片做得很好,雖然有些評論家如已故的羅傑-艾伯特嚴厲抨擊(Roger Ebert)造成本片枯燥乏味的部份原因乃是貧乏的角色發展。不過,這就說到重點了,製作團隊原本就不是聚焦在特定人物身上,而是整個事件本身。兩位日本導演負責屬於他們熟知的故事,而李察德-弗雷舍(Richard Fleischer)則執導美軍的這部份,這大大增加了電影的正確性,同時也是它能迄今穩穩地站得住腳的原因之一。公開放映版中被刪減的日本場景部份很值得欣賞,在近期推出的DVD版本中可以見到。本片獲得五項奧斯卡提名,並且獲得了特效獎項;若能同時搭著看民國90年(2001)上映、聚焦在民國30年12月7日(1941)攻擊行動中美方角度的電影《珍珠港》(Pearl Harbor),將會有助於觀賞本片。
巴頓將軍 (民國59年|1970)
這部極具時代意義的電影,由法蘭克林-雪弗納(Franklin J. Schaffner)導演,在美國陷入最具爭議性的戰爭期間上映。而且出乎意料的,越戰時期主戰的鷹派與反戰的鴿派都在這部電影裡找到他們所認同的事物,幾乎所有人都讚許喬治-史卡特(George C. Scott)出色地將喬治-巴頓(George S. Patton)個人所擁有的複雜性體現無遺。日後自己也成為頂尖導演的法蘭西斯-柯波拉(Francis Ford Coppola)在電影開拍的幾年前便已寫就了劇本,他將許多已披露關於主角軼事的第一手資料巧妙結合。柯波拉創造了如今赫赫有名的開場畫面,就是佩滿勳章的巴頓將軍站在一幅巨大的美國國旗前面,向他的部隊演講,同時帶入數個巴頓於真實演說裡的片段摘錄用以呈現此人的基本特質。《巴頓將軍》獲得了7座奧斯卡的肯定,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及最佳編劇。
從海底出擊 (民國70年|1981)
這部關於潛艇戰爭的德國經典以一段發人深省的統計數字作為開場:「4萬人於德國海軍U型潛艇上服役—其中3萬人未生還。」接著我們看到了一場德國潛水艇官兵在一間法國酒館裡慶祝的醉酒狂歡;這個場景充滿了我們觀看對於(比喻)渾然不知大禍臨頭的人的認知,踉蹌跌撞。這部片子最特出的是讓觀眾在這個場景裡彷彿與德軍官兵一起置身在這艘二戰德國潛水艇狹窄如腸的侷限空間裡。觀眾體驗到了髒污塵垢、猥褻下流的同袍情誼、幽閉的恐懼、翻攪的海況、獵敵的策略,以及反轉而來被敵人獵捕的無情恐懼。當我方偵測到敵人的探索聲納、深水炸彈攻擊時爆炸的震響以及被困在海床上時的不祥厄運預感都是揮之不去的夢魘。這部影片提供一種來自肺腑的體驗,留給觀眾一種無法否認的領悟,就是德國海軍U型潛艇上官兵生活的真實樣貌正是如此。
諾曼第大空降 (民國90年|2001)
攝製《搶救雷恩大兵》的原班人馬—導演史蒂芬-史匹柏(Steven Spielberg),演員湯姆-漢克(Tom Hanks)等人—也為作家史蒂芬-安布羅斯(Stephen Ambrose)民國81年(1992)講述關於美軍101空降師第506傘兵團E連故事的同名作品注入了生命。成果是一部10集的優質迷你電視影集,跟著E連官兵的腳步,從美國本土的訓練基地一直到靠近阿多夫-希特勒位於貝希特斯加登阿爾卑斯山區避靜寓所附近的德意志國防軍部隊最後投降為止。整體來說,少有電影對於一般美國陸軍官兵的經歷與情感描寫能超越這部神作。你可以很肯定地推斷《諾曼第大空降》所刻畫的正是E連士兵的真實樣貌,而剪入針對該連成員真實的訪問影片對於觀眾的收視經驗又增加了一層濃厚的人性情感。
帝國毀滅 (民國93年|2004)
以一種興味十足的方式描寫阿多夫-希特勒及他的納粹政權的末日,《帝國毀滅》詳述了這位德國納粹元首被困在他位於柏林的地堡內精神狂躁的最後幾日。部份內容根據希特勒的秘書之一,同時也是困在地堡的同伴特勞德爾-榮格(Traudl Junge)的回憶錄而來,儘管核心人物是個惡魔,本片依舊吸引著眾多觀眾的目光。《帝國毀滅》的創作團隊致力於找回在這場歷史上最精神錯亂及惡名昭彰的大屠殺裡的人性,這麼做的同時導演則讓觀眾自己找出他們所認為希特勒和他所體現的一切是如何發生的答案。來自瑞士的演員布魯諾-岡茲(Bruno Ganz)恰如其分地表現了他對希特勒的複雜性格的描繪功力。本片在民國93年的奧斯卡獲得最佳外語片的提名;在德國或是德國之外的地方,這部片一直具有爭議,因為它細緻入微地描寫了不僅僅是惡魔的希特勒。
來自硫磺島的信 (民國95年|2006)
這部克林-伊斯威特(Clint Eastwood)執導的電影所呈現的硫磺島戰役通常不容易為人所觀賞,按同樣標準,《搶救雷恩大兵》與《從海底出擊》也是如此。這類的電影,均是發自內心地傳達戰鬥的恐怖,然而,從日本的角度來看亦是如此。考慮到本片中所描繪的日軍角色均在戰鬥中喪命,而片中倖存的角色都是虛構的,按字面意義來說就是並非完全精確,不過導演極其精確地抓到了典型的日軍對於戰鬥所呈現出來的恐懼感。而關於克林-伊斯威特的導演信譽的是他幾乎真實地呈現了栗林忠道(Tadamichi Kuribayashi)將軍(渡邊謙 飾)、西竹一男爵及其他日本軍官的角色,抓住了其作為職業軍人效忠一個註定失敗的目標的性格與精神。《來自硫磺島的信 》與《硫磺島的信英雄們》(Flags of Our Fathers)—從美軍的角度來描繪同一場戰事—是接連拍攝的二部曲電影,均於民國95年(2006)上映。這兩部電影非常成功地傳達了太平洋戰區的戰鬥本質:極致的殘忍與野蠻。《來自硫磺島的信 》贏得了奧斯卡最佳音效剪輯獎。
永不屈服 (民國103年|2014)
當女演員兼導演的安潔莉娜-裘莉(Angelina Jolie)將蘿拉-希倫布蘭德(Laura Hillenbrand)關於美國空軍及戰俘路易斯-贊帕瑞尼(Louis Zamperini)的暢銷書帶上大螢幕時,她打造的是一部真正啟發人心的電影,而且相當成功地抓住她的主題故事。在發現自己擁有驚人的速度和不屈不撓的精神意志之前,贊帕瑞尼是一個成長於加州托倫斯地方的問題少年,他以中距離選手的身分參加民國25年(1936)的柏林奧運。這些個人特質對他身陷太平洋的47天救生艇漂流求生歷險,以及隨之而來長達數年遭受俘獲他的日軍虐待狂式的囚禁、酷刑折磨與挨餓生活很有幫助。贊帕瑞尼的人生所傳達的最強而有力的訊息—乃是他發現寬恕的救贖力量—是留給人生片尾最終的彩蛋,千萬不要錯過DVD版本的特別收錄內容,你將會全面認識這位神奇的人物。
敦克爾克大行動 (民國106年|2017)
克里斯多福-諾蘭(Christopher Nolan)與《敦克爾克大行動》的創作團隊使出渾身解數,力求精確地描繪出敦克爾克撤退的事件真貌,訪談資料來自被包圍的英國陸軍士兵、諸多的飛行員及數百名協助超過338,000名英法聯軍撤退的強悍英國百姓。敦克爾克撤退是個大失敗,但在另一方面卻也是個勝利,因為它替英軍帶來了復活的機會,同時也催生了自由法國(Free French)的軍隊。不過本片中大多數的角色為虛構的人物,他們是真實人物的混合體,藉以協助電影能精確地傳遞參與戰役人物的混亂、絕望與英勇表現。至於另一個敦克爾克觀點,《最黑暗的時刻》(民國106年|2017)則描述英國首相邱吉爾(蓋瑞-歐德曼| Gary Oldman因本片獲奧斯卡最佳男主角)在這次撤退行動中所扮演的角色,證明歷史確實有時會轉向大人物的決策。《敦克爾克大行動》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剪輯、最佳音效剪輯及最佳混音的肯定。
其它值得推薦的佳作包括:大兵日誌(The Story of G.I. Joe,民國34年|1945)、戰場(Battleground,民國34年|1945)、火海浴血戰/百戰榮歸(To Hell and Back,民國44年|1955)、桂河大橋(The Bridge on the River Kwai,民國46年|1957)、第三集中營(The Great Escape,民國52年|1963)、魚雷艇109號(PT-109 ,民國52年|1963)、中途島(Midway,民國65年|1976)、辛德勒名單(Schindler’s List,民國82年|1993)、搶救雷恩大兵(Saving Private Ryan,民國87年|1998)、納粹大屠殺(Conspiracy,民國90年|2001)及搶救前線(The Great Raid,民國94年|2005)。
馬克-德普尤為伊利諾州春田市亞伯拉罕-林肯總統圖書館暨博物館口述歷史中心前主任。
原文出處 ➡ https://bit.ly/3Ezt6RA
Comentari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