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全島要塞化:二戰陰影下的台灣防禦工事(1944~1945)作者:黃智偉

全島要塞化:二戰陰影下的台灣防禦工事(1944~1945)作者:黃智偉

  • 作者: 黃智偉

  • 出版社:如果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5/10/29

  • 語言:正體中文

  • ISBN:9789866006784

  • 叢書系列:發現台灣

  • 規格:平裝 / 144頁 / 19 x 26 x 0.72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簡介

從軍事遺跡,了解台灣參與二次世界大戰的真實歷史!   ※第一本從軍事角度解讀二戰末期台灣史   ※收錄台灣重點要塞遺跡3D復原圖上百張   ※耗費二十餘年,一百多次實際探勘,五百多張照片,完整呈現散布全台的要塞遺址   全島要塞化!台灣參與二戰的最後二十個月   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的一九四四年,西太平洋瀰漫著腥風血雨的氣氛。同年三月,台灣進入備戰階段。六月,美軍登陸塞班島,守軍戰到一兵一卒不剩,徹底實現了「玉碎」。下一波目標,可能就是台灣。   大敵當前,台灣島上,不論軍、官、民,霎時被綑綁成命運共同體。老百姓被動員義務勞動,整地興建機場。青年人不分日台,全部入伍,一起在海岸構築陣地,到山裡挖掘洞窟。一九四五年,硫磺島、琉球兩處慘烈的戰役,下場都是人間煉獄。而台灣,幸運地躲過軍事風暴,直到戰爭結束。   當年構築的防禦工事,如今成了軍事遺跡。這些靜默超過一甲子的防空塔、機槍堡、坑道,述說了二戰最後兩年台灣的戰略演變,代表了當時的戰爭動員,也承載著當年台灣人的恐懼和不安。   二戰結束已經七十年了,武器與戰法日新月異,這些要塞的軍事價值早已不在,卻因逃過戰爭的摧毀意外保存了下來。這些完整保留的要塞遺址群,不僅在世界上獨一無二,更提供了研究二戰戰史的具體素材,默默述說著另一種角度的台灣殖民史,其歷史價值,實屬世界級的文化遺產,值得我們深入探索體會。   難能可貴的實際調查,具體呈現戰爭遺跡的真正面貌!   昔日徹底偽裝、隱匿、洞窟化的各種戰爭工事,如今即使親臨現場亦難窺全貌。本書耗費二十餘年,由作者親身走訪台灣各地,實地探勘,輔以當年的檔案紀錄,以3D復原圖具體呈現這些戰爭遺跡的忠實原貌,讓讀者一目了然,重回當年那些充滿緊張氣息的戰爭現場! 本書特色   ◎第一本從軍事角度解讀二戰末期台灣史   ◎以3D立體圖具體呈現要塞遺址,讓讀者一目了然。   ◎徹底頗析各類型要塞當年的軍事功能及用途。   ◎實地探勘全台各處要塞遺址,呈現最忠實的現況。   ◎獨一無二的在地化「台灣要塞事典」,軍事、歷史迷絕不能錯過!

作者簡介


黃智偉


  台大歷史研究所畢業,現任漢珍數位圖書股份有限公司總編輯,著有《省道台一線的故事》等書。

目錄

作者序 全島要塞化 二次大戰的築城遺跡 水中聽音機所 傳說中的山本五十六祕密基地 第一章 掩體 安式十五加掩體 水中聽音機所的搭檔 安式十二加掩體 磁氣探知機所的搭檔 野戰工事加掩蓋 南進時代的移動砲隊遺跡 澎湖野砲第一種掩體 澎湖後寮瞭望山腳 澎湖野砲第二種掩體 林投海岸岬角據點 十五榴砲掩體 全台唯一野戰重砲掩體 第二章 框舍 機動砲框舍 西嶼白馬崎 重砲兵小隊框舍 花蓮四八高地 野砲兵中隊框舍 台東巴那巴那樣 師團戰鬪司令部 枋寮石頭營要塞 野砲複合框舍穹窖 六砲位全台最大單一砲兵工事 步砲協同框舍 新埤糞箕湖 單層方型機槍堡 雙層方型機槍堡 單層圓型機槍堡 甲種 單層圓型機槍堡 乙種 雙層圓型機槍堡 小型槍砲框舍 第三章 馬特洛塔 馬特洛塔 陸軍反空降塔 東海古堡青年男女的探險勝地 陸軍高平兩用機槍塔 小型框舍進化為馬特洛塔的代表作 陸軍要塞指揮塔 萬丹鯉魚山要塞的中樞 陸軍前進觀測塔 唯一具備測距儀的前進觀測塔 海軍中心軸平射機砲塔 剽悍的海軍陸戰砲塔 海軍平射機砲 抗日遺址上的抗美遺跡同樣護國佑民 海軍高平兩用槍砲塔 竹仔港墘俗稱五棧仔 海軍機銃砲台 近距離機場防空的堡壘 第四章 穹窖 穹窖是最後的歸宿 全面洞窟化的時代來臨 戰利十五加穹窖 枋寮石頭營 野砲小隊穹窖 珊瑚礁岩穴別有洞天 海軍平射砲穹窖 防衛港灣及飛機場的砲穹窖 陸軍獨立山要塞 與陣地共存亡


作者序


  二十多年前,我在花蓮機場北跑道頭,空軍防砲兩洞兩營第一連當排長,日復一日督導砲操。


  「目標:三點鐘方向四八高地營舍頂端~射線規正!」


  跳砲操時有趣的是,總是向同一目標歸零校正。據說這是老兵學長交代下來的,不能改。我常常想:還好四八高地上有那間營房,不然我們的四〇砲就永遠打不準了。關於四八高地,學長還有交代:「那座山都被挖空了,不知道多少日本兵在裡面自殺。」


  防砲部隊每年都要到東港下基地,出發之前,老兵又交代了:「大鵬灣底下整個都挖空了,敗戰時日本兵炸破一個洞,海水灌進去全死在裡面。〇〇梯學長就撞過,千萬不要鐵齒……。」


  一年後,我被調去營部當兵工官,負責「天祥五號」專案。本營總共十六砲十六槍,都是二次大戰時的骨董,也都要在我手上「退神」,分送全台灣各指定地點報廢。


  首先繳的是彈藥,目的地是小崗山腳洞庫,當夜借宿山頂防砲排。地主老兵致詞歡迎我們這些花蓮友軍,開宗明義就介紹:「我們小崗山底下全部挖空了,日本人……。」接著上砲場視察,景色無比壯闊。老兵在山頭指指點點,燕巢工兵基地、崎溜、觀音山、半屏山、龜山、壽山、左營港、漯底山歷歷在目,每個地方都有日本兵……。


  小崗山任務結束後,我又去了猴子山、平頂山、屏東機場、台南南彈庫,一路推進到大肚山清泉崗。每個地方除了山神、土地神之外,大家唸唸有詞的總是「地基祖」日本兵,以及「學長有交代」但沒人見過的坑道與黃金。當時我不動聲色,明查暗訪,心裡忖度著:「等退伍,我立刻回來挖!」自此開啟了探勘各地日軍遺址的「任務」。


  二十年過去了,走訪這些遺址的過程中,什麼黃金都沒挖到,只有一座座的鋼筋混凝土工事。令我念念不忘的四八高地之謎,也是退伍十幾年後才因更多的資料而解開。這段期間內,台灣檔案局開放、日本防衛研究所資料上網公開,加上親自到華盛頓調閱美軍檔案,證明過去「學長交代的」真實不虛。


  在台灣,在那些地點,確實有著一座座日本人蓋的要塞,這些要塞遺址因為美軍跳過台灣沒有登陸,倖存至今。同為當年的難兄難弟琉球,在美軍的猛烈砲火下,所有要塞早被打爛,僅存少數殘骸。琉球這些殘存的戰爭遺構,如今被當成世界遺產般的史蹟,而台灣這些結構完整,保存狀況良好的要塞,卻湮沒在人跡罕至之處。兩相比較,不禁讓人為台灣要塞遺址叫屈。


  多年來的持續探勘與調查,單憑一己之力實在不可能完成這一切,盧景猷和楊蔚多次伴我開山出草,不避髒汙險阻,在此特別感謝他們!


全島要塞化 二次世界大戰的築城遺跡(摘文)


古老的港防要塞


七七事變以前,台灣島上只有基隆和澎湖兩個要塞,創建於一八九九~一九◯八年間,配備1890s款大砲,執行1900s艦岸對戰的作戰觀念,是一種「港防」要塞。建築期間遭遇日俄戰爭,尚未完工的兩個要塞接下戰備,幸好波羅的海艦隊沉默地通過台灣,並未在此起釁。


以日俄戰爭經驗為基礎,陸軍開始研發新一代武器,於是誕生了一九一二(明治四十五)年款的「四五式」各種口徑要塞砲,計畫逐次汰換全國各要塞,當然包括基隆和澎湖。其後,一九二○年代裁軍時代來臨,武器更新計畫停滯。直到一九三七年七七事變為止,基隆和澎湖都尚未換發一九一二年款的武器,停留在一八九○年代的水準。


事變擴大,戰火從華北向南蔓延。台灣地區各要塞自一九三七年八月十四日起接戰備,這一天發生了筧橋空戰,也就是中華民國空軍節的由來。中國大陸的戰事延燒兩年,逐漸進入停滯期,台島要塞也在一九三九年底解除戰備。此時除了基隆、澎湖之外,還新增了高雄要塞。台灣島上「南進基地化」口號喊得震天響,但終歸是口號。高雄要塞至今仍是一座紙上要塞,沒有一磚一瓦,當然也沒有一座砲。


在這兩年戰備期間,東京方面終於大幅提升台島三要塞的武器編制,主力全部升級為一九一二年款。基隆要塞左右翼伸展到八斗子和野柳。高雄要塞更是雄壯威武,從高雄港口的壽山、旗后,一舉前進到鳳鼻頭、小琉球,甚至遠至枋寮都設定了反登陸火力支撐點。然而,這一切依舊是紙上談兵,沒有真的實現。


曇花一現的南進基地


為了反制盟軍取道北越(法國屬地)支援重慶,日軍趁著法國維琪政府建立之際,一九四◯年九月斷然揮軍北越。這起行動由南支方面軍執行,預告了「南進」可能成真。海軍的左營軍港及各大航空基地迅速開工,陸軍也新建潮州、佳冬等南進機場。更重要的是,為了打造南進兵站,陸軍在高雄創建了「台灣兵器補給廠」,並且大規模擴編「台灣陸軍倉庫」


一九四一年七月,高雄要塞發布徵召令,九月終於成軍。同時,離台多年的海部隊(第48師團)也從華南返回台灣,短暫整補,三個月後投入菲律賓戰場,直到終戰再也沒有回來了。

戰備下達:首日為一九四一年十一月十二日。來自北方的部隊大量集結於台灣,陸海軍新造飛行場也不斷進駐航空隊。十二月八日開戰,飛機從台灣起飛,部隊從高雄馬公出海。陸海皆傳捷報,半年後戰線已經推進到印尼。


勝利來得太快,前線遠在台灣千里之外,南進基地名存實亡。好不容易盼到的戰爭景氣,只維持不到兩年。台灣島上尚未完成的陸海軍建設,預算都遭到凍結。台灣只不過是南方圈與本土聯絡的一個中間點,地位一落千丈。左營港、新高港和燃料廠計畫延宕,未完成的航空基地無限期展延。已完成的基地空無一人,因為戰鬥部隊早就遠颺,他們再也沒能回到台灣。


南進時代結束


本島防禦部隊也同時縮編了。高雄要塞砲兵從二個大隊縮減為一個大隊,小琉球、枋寮海岸展開的大砲全部拖回壽山,要塞防禦圈大幅縮小,侷限到高雄港入口而已。至於反登陸海防,也從枋寮一舉退縮回到大林浦。南進大本營的高雄尚且如此,基隆、澎湖更加寂寥。


最慘的要算是台灣守備隊了。事變前全台僅兩個聯隊的規模,軍民比例原本就是全日本最低的。七七事變後兩個聯隊都出征,組成「台灣旅團」投入大陸戰場,最後落腳海南島,接受第六師團贈送的一個聯隊,勉強組成有史以來第一支「台灣師」──第48師團海部隊。海部隊短暫回台不到三個月,又投入南方戰場再也沒能回家。台灣島上只剩下留守部隊,補充海部隊在前線的損耗。台灣島上日本人只有三十萬,其餘五百五十萬台灣人都免當兵。為此,喊了很久的陸軍特別志願兵制度終於實施,錄取極少數的台灣兵,唯一的用處就是補充海部隊的損耗罷了。


一九四三年五月,為了創建北千島要塞,澎湖砲兵第一中隊被抽調,還帶走全要塞最有用的2門十五加


築城觀念的演變

在平時,要塞築城業務屬陸軍省轄下的「築城部」,作戰部隊並不參與構工。日本是島國,沒有陸地國界,當然不重視陸上築城,築城部的作品全都是港防要塞。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德法邊界上瘋狂的國界築城,也沒有感染到日軍。當陸戰主流從野戰轉為壕溝戰,野戰構工大量水泥化、裝甲化之後,陣地事實上已經「要塞化」了。傳統上以臨時工事和永久工事作為野戰與要塞的區分,已經沒有意義。作戰部隊既然得在戰地自己構工,當然就要掌握築城技術與建築資材,這種想法在日軍尚未普及。


七七事變以來,面對觀念和武器相對落後的中國軍隊,日軍沒有機會反省。一旦遭遇蘇聯,日軍才體認到築城的重要性,但這僅限於曾和蘇軍接觸的關東軍,其他部隊仍未改變。一九三五年起,關東軍設立築城專屬機構,並且從關內(山東、河北)招募大量華工,在滿州與蘇聯交界國境上展開野戰工事。經歷諾門罕事件的教訓,一九四◯年後築城進入第二階段,將野戰工事提升到要塞等級,和蘇聯作築城競賽。


(……)


馬特洛塔(摘文)


馬特洛是地名,位於地中海的科西嘉島上。一七九四年英海軍強大的兩艘戰艦在此遭遇一座不起眼的岸防小塔,竟然久攻不下。這個以小搏大、獨立持久的設計傳回英國,在英格蘭海岸遍地開花。


馬特洛塔的精神是小而獨立。圓形外牆廣開射口,頂樓架設一門可以360度迴旋的大砲,底層囤積軍需品和維生物資,構成一個火力支撐點。自由迴旋的頂樓大砲,能夠有效對付移動目標,為海岸防禦所必備。


十九世紀下半葉起,槍砲、火藥,和混凝土造成一波波軍事技術革命。磚石造的馬特洛塔已經過時,但這種獨立戰鬥的火力支撐點,卻完全符合新時代的精神。採用鋼筋混凝土結構後,馬特洛塔不但防爆效果更佳、塔身也更苗條。塔壁變薄以後,射口的設計更加靈活,而機關槍砲的發明則讓火力更加強大。隨著飛機坦克加入戰場,塔頂迴旋砲也從反艦艇變化出防空、反空降與反戰車等各種新用途。


日本明治建軍以來,雖然也曾仿效英國建造岸防馬特洛塔,但並未制式化。專司要塞築城業務的陸軍省築城本部,在大砲巨艦的時代風潮下,僅關注可以架設反艦巨砲的堡壘砲台,忽視被動防禦的岸防小堡。日清、日俄戰爭以來,不論海陸軍都是要出海開疆闢土的,不須浪費精神在國土防衛上。


第一次大戰後,混凝土造的小型機關槍砲堡成為壕溝戰的火力核心,日軍對此仍不在意,並未修改過時的野戰築城教範,也未設計適合自己武器規格的碉堡。一九三○年代,關東軍在滿州和外蒙古等邊境遭遇蘇聯軍隊時,前線部隊才體會到武器和築城的落後。東京的築城本部已經和前線脫節,此時關東軍也只能自求多福。


一九四四年重啟戰備時,台灣軍也不能依賴築城本部了。「台灣軍築城班」只能自力救濟,邊學邊作邊修正。他們設計了一款「防空塔」,可視為初試啼聲的「創意習作」,但並未成成熟到足以制式化,因此也未推廣開來。台灣各地的馬特洛塔結構差異很大,由不同部隊設計施工,適合不同武器,配列的戰鬥位置也不盡相同。對於講求制式的日軍來說,這些構工可以說還在摸索階段,尚未成熟。時至今日,試誤和修改的演化痕跡,反而成為馬特洛塔的趣味所在呢!


(……)


穹窖是最後的歸宿 全面洞窟化的時代來臨(摘文)


一九四四年十月,美軍登陸雷伊泰島,日本內地增援部隊南下,台灣島上星部隊與鐵部隊也奉命脫離第十方面軍,即刻開拔前往菲律賓。十二月美軍登陸呂宋、一月登陸仁牙因灣。這段期間日本船團受到美軍潛水艇瘋狂攻擊,許多部隊尚未投入南方戰場,就在海上陣亡了。高雄港收容許多受損船隻,有些上岸部隊再也等不到南下船隻,只好就地編入第十方面軍。其中第19師殘餘部隊改組重編為第103獨立旅團,代號破竹部隊,進駐螺底山要塞。


一九四五年一月馬尼拉戰事大致底定後,美軍迅速重建蘇比克灣與克拉克空軍基地,第五航空軍大規模進駐,南台灣已經完全籠罩在美軍威力轟炸之下,高雄港完全癱瘓。


基隆港是台灣最後的門戶,一月中武部隊和劍部隊抵台,部分兵力已在海上損失。同時間最後一梯次大規模燃料彈藥到港,有驚無險順利登陸疏散,直到二月中,命部隊登陸之後,台灣對外海運可說完全斷絕。此時美軍在呂宋島北部的航空基地也完成設定,全台灣都逃不過空襲。


海運斷絕之後,內陸運輸緊接著動搖。美軍對台灣執行戰略轟炸,目的並非登陸台灣,而是要將台灣孤立於主要戰場之外,不能發揮作用。繼港灣與飛行場之後,鐵公路重要橋梁和大型工廠成為轟炸目標。工業生產和運輸遭到破壞,農業和礦業也就不保,飢荒已是遲早的事了。


築城所需的水泥和鋼筋,進入一九四五年就逐漸枯竭了,唯一解決之道只有徹底洞窟化,才能將水泥使用量降到最低。消耗大量水泥的掩體、框舍和馬特洛塔,都要重新檢討,尚未施工者盡量潛入地底成為「穹窖」。物資窘迫的同時,台灣島卻湧入大量的部隊。坑道挖掘消耗人力,但能達到節約建材的效果,最適合時下台灣。


英文「CASEMATE」被日軍譯為「穹窖」,最初是指堡壘外牆上所開火砲射口,其內部為拱頂與側壁一體成型的磚石造空間。「穹」意味拱頂,「窖」則是地下室。作為砲的射擊位置,位於堡壘頂部露天的習慣上稱為「砲台」,地面上有遮頂有側牆的稱為「框舍」,半地穴而有遮蓋的稱為「掩體」,隧道式挖掘而成的稱為「穹窖」。


形形色色的防禦構工,在歐洲都已歷經幾百年演變,各種名稱隨時代改變,也因地區而異。日本創建新軍時,以漢字翻譯一八七○年代的西洋用語,制定為專有名詞,不會混淆。然而,一九一○年代第一次大戰後,築城構工迅速混凝土化和電氣化。除了防護力大增,通風、照明、通訊更是大幅躍進,大規模地下化築城得以實現,著名的馬奇諾防線即為一例。舊的名詞無法描述新的設計,各國紛紛以「型號」來指涉各種構工型式,就像兵器一樣。


日軍築城技術之落後,尤以陸上築城特別顯著。當一九三○年代關東軍與蘇聯軍對峙時,前線部隊才體認到現代化混凝土築城之重要性。日文「特火點」,就是來自俄文的音譯。


總之,戰爭最後一年,洞窟化已是全面的趨勢。不只槍砲掩體要洞窟化,倉儲、生活起居也都全面洞窟化。不管美軍在何處登陸,登陸後向何處推進,日軍只在自己構築的陣地內接戰,或向近距離通過的敵人偷襲。


所以說:「戰死沙灘者,最為不忠不義」,穹窖才是台灣軍最後的歸宿。

相關文章

查看全部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