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 2412 分鐘

「拘束行動」Operation Beleaguer

更新日期:5月 27

「拘束行動」Operation Beleaguer - 美國海軍陸戰隊第三海陸師團司令部 HEADQUARTERS III AMPHIBIOUS CORPS《Black Water Museum Collections | 黑水博物館館藏》

「拘束行動」是美國海軍陸戰隊自民國34年(主曆1945年)到38年(主曆1949年)間,規復中華民國東北地區河北與山東的代號。海軍陸戰隊獲命監管二戰結束時,六十餘萬留在中國的日本與韓國人的遣返回國事宜。在四年的駐軍期間,美軍部隊與人民解放軍發生了幾場小規模的衝突,並成功地撤離了數千名的外國人。美國政府試圖在對立的國民政府與共產黨派系之間進行調停以找出和平條約但力有未逮。民國38年(主曆1949年)6月,也就是在共產黨贏得戡亂戰爭勝利並控制整個中國大陸的前幾個月,美國海軍陸戰隊離開了中國北方。

「拘束行動」中在中華民國青島的美國海軍陸戰隊

背景


二戰期間,中華民國是一個三方武力對峙的戰場:中華民國政府的國軍(NRA)、共產黨的人民解放軍(PLA)及佔領中國東部及中部大部分地區的日本帝國陸軍(IJA)。當日本帝國於民國34年(主曆1945年)投降時,還有超過六十三萬的日、韓軍事人員與平民在佔領區域內,等待解除武裝及遣返。但根據地遠在重慶的中華民國政府缺乏人力、資源及交通工具對整個日本帝國陸軍進行立即的武裝解除;而他們憂心在日軍防線後面作戰的人民解放軍士兵及游擊隊會搶在國軍之前,便已接觸並解除大批日本日本帝國陸軍部隊的武裝。蔣中正與西方盟軍下令日軍待在原來的駐紮地點,同時不要向共產黨交出武器,哈利-杜魯門總統(Harry Truman )派遣五萬餘名美國海軍陸戰隊第三海陸師團(IIIAC)與第七艦隊前往中華民國北部,命令他們接受日本及其朝鮮前臣民的投降、進行遣返,並協助中華民國政府重新奪回先前遭日本帝國佔領地區的控制權。美國海軍陸戰隊不得在戰鬥中偏袒任何一方;並只有在先遭到攻擊的情況下才被允許參與戰鬥。美國海軍陸戰隊第三海陸師團的凱勒-駱基(Keller E. Rockey)少將受命指揮此次行動,亞伯特-魏德邁(Albert C. Wedemeyer)中將負責指揮中國戰區。

民國34年(主曆1945年)9月2日戰爭結束之時,美國海軍陸戰隊第三師團正準備進攻日本;隨後的48小時內,美國海軍陸戰隊第三海陸師團接受新的命令航向中華民國。

任務行動


民國34年(主曆1945年)12月,北京南苑機場,一架海軍陸戰隊的格魯曼F7F-3虎貓式戰鬥機。

河北省

河北省規復部隊首先採取行動,9月11日開始運兵船的裝載作業,19日完成。從關島基地出發的美軍部隊,於9月30日在中華民國海河(Hai River )灣外下錨,旋即開始下船;這些美軍士兵受到大批的舢舨—舢舨上的人急著要跟他們做生意—和岸上的中國百姓熱烈的歡迎。第一師副司令路易士-瓊斯(Louis R. Jones)准將在塘沽碼頭登陸,與當地港口的中國官員會面,安排日軍衛戍部隊投降以及準備陸戰隊開展至全省的相關事宜。一切都按照計畫進行;後來瓊斯曾表示「中國軍民當局相當合作」,而且他和他手下的人在面對日本駐軍時也沒有遭遇任何困難。

「拘束行動」Operation Beleaguer - 美國海軍陸戰隊第三海陸師團司令部佈告 HEADQUARTERS III AMPHIBIOUS CORPS PROCLAMATION《Black Water Museum Collections | 黑水博物館館藏》

前往規復天津的美軍士兵同樣受到了一群渴望從日軍手裡獲得自由的中國人熱烈歡迎,根據作家小亨利-蕭(Henry I. Shaw, Jr.)所述,「街道上滿是各階層的中國人和歐洲僑民;卡車與行軍的部隊基本上必須強行穿過這些興高采烈、搖旗吶喊的快樂群眾,才能到達位於前國際租界裡的指定住宿地點。對他們當中大多數人來說,這些民眾的歡迎看起來是「二戰期間任何時候、任何地點與地方對軍隊的歡迎」都無法比擬的。

美國海軍陸戰隊第三海陸師團最先在中華民國遭遇戰鬥的是海軍陸戰隊第7團第1營,雖然該團實際上並未參加作戰。10月1日,在約翰-苟爾姆雷(John J. Gormley)中校帶領下,從大沽港航行至秦皇島;由於「所有的地方勢力、平民與軍方都想要跟 (美國)軍方合作」,因此苟爾姆雷中校得以靠下令「傀儡部隊」移出該市周邊防禦區域,然後沿著前線部署自己的士兵來阻止戰鬥發生。美軍和共產黨人之間的合作沒有持續太久,不過根據小亨利-蕭的說法,共產黨人正在暗中破壞通往秦皇島的鐵路,同時在月底時埋伏襲擊美軍所控制的火車。不久之後,事實證明秦皇島成為共產黨阻止美軍規復的大本營之一。

第十一戰區司令長官孫連仲( General Lien Ching-Sun)將軍

大多數河北省境內的日本軍事人員,在美軍抵達中華民國後幾天內就向盟軍投降了。10月6日,駱基少將在天津接受五萬名日本人投降;四天之後,由日本華北方面軍總司令部司令官根本博中將、參謀長高橋坦中將渡邊渡參謀副長等五萬名日本帝國陸軍部隊在北平故宮太和殿向蔣中正的代表第十一戰區司令長官孫連仲( General Lien Ching-Sun)將軍投降。大多數的日本人被集中在靠近海邊的露營地和軍營;但由於人力不足,許多偏遠據點的日軍奉命繼續守衛任務,直到中華民國政府部隊或美國海軍陸戰隊能來與他們換防時。

美軍和共產黨部隊的首次小規模衝突發生在10月6日,就在天津通往北京的公路沿線上,當時海軍陸戰隊方才登陸中華民國一周的時間。前一天,一支偵查巡邏隊沿路來回,發現了36處無人看管的路障,導致比吉普車大的車都無法通行。因此,一支工兵特遣小隊和一排步兵奉命前往清理路障;在天津西北方約22英里(35公里)處,工兵們遭受估計有40到50名的共軍部隊襲擊,在一陣短暫的槍戰之後,美方因三員受傷而被迫撤退。翌日,目的相同的另一支工兵特遣小隊被派出,不過今天保護他們的是一個步兵連、一個戰車連和艦載飛機。然而,共產黨人並未出擊,美軍順利地重新打通了前往北平的路。之後,一支包含95輛汽車和數百名美軍的大型護送車隊平安地通過這條路與搭乘火車到北平的美軍部隊會合。為了保持天津到北平間道路的通暢,他們還設立了一支巡邏隊。

10月30日,海軍陸戰隊第一師的主要部隊都已上岸,北平聯隊(Peking Group)由路易士-瓊斯准將指揮,以海軍陸戰隊第五團為核心,在美國使館舊址建立基地,同時在該城的兩座機場都部署了一個步兵連。

飛行梯隊被派往指定的青島、北平和天津機場,因為有現成的設施供他們使用,但美軍的空中掩護在規復開始的幾個月受到嚴重的限制,主因是民國34年(主曆1945年)10月9日到11日,肆虐沖繩的露意絲(Louise)颱風。大部份機翼設備在途徑沖繩運往中華民國時被阻擋,同時也被強風毀損了。中華民國陸軍第92軍及第94軍共五萬人,由美軍第十四航空大隊從中華民國中部及南部空運至北平。中華民國陸軍第92軍留在北平,至於第94軍則移防至天津、塘沽、唐山和秦皇島。

根據小亨利-蕭的說法,中華民國國軍抵達河北一事讓共產黨的八路軍有所警覺,雖然這並沒有阻止他們繼續偷襲和伏擊美軍,或蓄意破壞道路橋樑的行動。蕭說「美國海軍陸戰隊第三海陸師團在中華民國的首月預示了未來幾個月乃至延伸到數年的模式,接受著模棱兩可的命令而安然自處在自相殘殺的戰事裡,而在與中華民國國軍『合作』時儘量避免積極的參與,海軍陸戰隊員們小心翼翼地維持著友好中立的假象。」

民國34年(主曆1945年)底,蔣中正正準備一場奪取滿洲的戰事;11月時,中國戰區指揮官、同時也擔任蔣中正軍事顧問的魏德邁,警告這位國民政府領袖務必在進入滿洲之前,要確保其對中華民國東北的重要省份的控制權。然而,要做到這一點,中華民國政府需要一支具「壓倒性優勢」的武力。因此,駐紮在河北和山東的國軍被派往作戰,導致上述省份的大片地區無可避免地遭受到共產黨游擊隊的入侵。很快地,共產黨人就掌控了原先由中華民國政府所治理的地區。蕭認為「中華民國政府未臻成熟的滿洲作戰行動蘊含著中華民國政府失敗的種子,他們在短短且血腥的數年內成熟,然後接著徹底的失敗。」

「拘束行動」Operation Beleaguer - 美國海軍陸戰隊第三海陸師團司令部佈告 HEADQUARTERS III AMPHIBIOUS CORPS PROCLAMATION《Black Water Museum Collections | 黑水博物館館藏》

美國海軍陸戰隊第三海陸師團司令部佈告 (HEADQUARTERS III AMPHIBIOUS CORPS PROCLAMATION)
 
為佈告事案,查日本帝國政府 已於公曆一九四五年九月二日,正式向同盟國作無條件投降。而由於盟軍最高統帥之命令,在華日本陸海軍各高級司令官亦已將所屬部隊向蔣中正 總司令 投降。
 
此次師團奉派來華目的在協助中國政府與人民完成左列事項:
 
一、解除日本軍隊之武裝並遣散之。
 
二、恢復合法而毫無日本勢力之地方政府。
 
三、維持法律與秩序已恢復人民之和平生活。
 
本司令深望美國海軍部隊所駐各地之人民竭力合作以求盡速完成使命,此佈。

山東省

在青島的美國航空母艦普林斯頓號 USS Princeton (CV-37),民國37年(主曆1948年)

在山東省的情況有別於在河北省;在山東,共產黨人掌控了大部份的農村與沿海,人數也遠比支持中華民國政府日益增多的河北來得多。根據蕭的說法,「青島是一大片共產主義大海裡的中華民國政府之島」。而日本人控制著從青島通往內陸的鐵路交通。

凱勒-駱基(Keller E. Rockey)少將在天津地區接受日軍投降後,立刻隨同第六師之海軍陸戰隊第29團前往煙台調查港口的情況。不過,當他到達時,發現共產黨軍隊已經從日本人手裡接管了這座城市,並且任命了一位新市長。美國海軍第七艦隊指揮官湯瑪斯-金凱德(Thomas C. Kinkaid)上將給共軍指揮官捎去一個訊息,要求他的人在海軍陸戰隊登陸前撤出煙台。民國34年(主曆1945年)10月7日,(海軍)中將丹尼爾-巴貝(Daniel E. Barbey與煙台的共產黨市長會議後,對方提出美軍無法接受的撤退條件;身為第七兩棲部隊( VII Amphibious Force ,VIIAF)指揮官的巴貝中將建議將登陸行動延後。駱基首肯,因此海軍陸戰隊第29團奉命與在青島的第六師其他人員於10月11日一起登陸,而沒有繼續前進。

根據蕭的敘述,登陸當天,「海軍陸戰隊第6武裝偵察連(率先登陸,並且)穿過擁擠的街道,兩旁盡是歡呼、搖旗歡迎的人群,以確保(滄口)機場的安全。」該機場距離市區大概10英里(16公里)遠。隔天,護航航空母艦布甘維爾號的觀測機平安降落在該機場;到了10月16日,所有的海軍陸戰隊皆已上岸,並且分派至臨時住宿處。

戰鬥

古冶事件

美軍與共產黨部隊之間比較有名的衝突戰鬥之一則是古冶事件。11月14日,一輛載有狄維特-佩克(Dewitt Peck)將軍、海軍陸戰隊第7團以及一支由海軍陸戰隊員組成的檢查小組的火車在靠近古冶村時遭到攻擊,該列車當時正由唐山駛往秦皇島。一場無關緊要的戰鬥隨即展開,美國海軍陸戰隊與部署在鐵軌以北約500嗎(460公尺)處的村莊四周之共產黨人交火逾三個小時。村子裡中國人的猛烈射擊使得美軍一度請求空中支援,不過由於海軍陸戰隊的飛機無法清楚地辨識敵軍目標,加上可能有傷及無辜百姓之虞,他們並未獲得射擊的許可。於是,飛機飛過共產黨人的頭上,但並未實際朝他們開火。當天稍晚時,海軍陸戰隊第7團某一連被派往加強這列遭伏擊火車的維安。該連發現敵方的抵抗已經「逐漸消去」,因此佩克將軍的列車在天黑之後駛入古冶村,海軍陸戰隊這邊傷亡為零,共產黨人的傷亡,如果有的話,則是不詳。

次日,佩克將軍的火車在之前的同一區域再次遭到埋伏攻擊,這一次,中國共產黨人破壞了近400碼(370公尺)長的鐵軌,而被派去進行修復的工人則被地雷炸死或是炸傷。由於鐵軌的修復工期預計至少需要兩天,佩克將軍回到唐山,登上觀測機,以便飛往秦皇島。即使是在承擔這些新任務之前,海軍陸戰隊第7團的人力早已不足;因此,海軍陸戰隊第6師第29團1營從青島被調往河北,歸海軍陸戰隊第7團的作戰指揮之下。

北戴河與安平

另一起嚴重的事件發生在民國35年(主曆1946年)7月。7月7日,中國共產黨針對他們不滿美國的對華政策發表聲明,此後不久,共產黨部隊對美軍發動了兩次小攻擊。第一次的小衝突發生在7月13日,共產黨人進行埋伏襲擊,在距離北戴河約15英里(24公里)處,俘虜了七名守橋的海軍陸戰隊員。經過一番協商談判,這些隊員在7月24日安然無恙地獲釋,但這些共產黨人要求美國政府就入侵「解放地區」一事做出道歉作為交換,不過美國政府回應的卻是「強烈的抗議」

五天之後,亦即民國35年(主曆1946年)7月29日,一支由一名中尉和四十名士兵編組的例行機動巡邏隊(由海軍陸戰隊第11團B砲排及海軍陸戰隊第5團迫擊砲班組成),在安平村附近遭到埋伏襲擊。接下來的戰鬥持續了四個小時。一支配有空中支援的快速救援部隊從天津出發,意圖包圍並摧毀共產黨人,惜未能及時趕到。三名海軍陸戰隊員(道格拉斯-考溫中尉 Lt. Douglas Cowin,吉伯特-塔特下士 Cpl Gilbert Tate, 及賴瑞-潘區一等兵 PFC Larry Punch)在截至目前為止美共軍隊間最嚴重的衝突中陣亡,另有12員負傷。另外一名在此戰鬥中負傷的海軍陸戰隊員一兵約翰-羅培茲(PFC John Lopez),最終不治。還有兩名開吉普車返回天津討救兵的陸戰隊員因撞車而受傷。依據小亨利-蕭所說,「共產黨人精心策劃的埋伏攻擊是中華民國境內和平機會根本不存在的又一證明。無視於雙方的停火協議,兩邊各自在軍事情況對其有利時惹事生非,同時『雙方都力挺馬歇爾將軍(General Marshall),指責對方挑起戰鬥,無法相信能夠真正達成協議。』」

新河

「拘束行動」期間,在新河發生了兩次小規模的衝突。新河位在塘沽西北方6英里(9.7公里)處,是海軍陸戰隊第一師的一處彈藥庫所在地。民國35年(主曆1946年)10月3日晚間,一隊突襲的共產黨部隊潛入彈藥庫偷了一些彈藥,海軍陸戰隊第5團1營警衛隊的一名哨兵發現了闖入的情事,並朝突襲者開槍。不久後,一車的海軍陸戰隊救援小隊被派往現場,不過他們遭到伏擊;車內的陸戰隊員被迫下車組織成射擊線。還發現一名共產黨突襲者的屍體,一名陸戰隊員受傷。

新河的第二次交戰發生在民國36年(主曆1947年)4月4-5日,這應該是「拘束行動」期間,美軍與共產黨部隊間最後一次的重大衝突事件。一支估計有350人的共產黨突擊部隊,針對彈藥庫周圍的三個孤立據點發起了「有計劃與配合的攻擊行動」。

一支機動化的美國海軍陸戰隊快速縱隊被派往支援被圍困的彈藥庫守衛部隊,不過車隊的領頭車輛遭到地雷炸壞,逼使美軍陸戰隊員們下車與伏擊的共軍進行戰鬥。根據蕭所述,共產黨人已經逼近到手榴彈投擲範圍內才被擊退。由於成功拖延了美軍的增援部隊,共產黨人得以拖走大批的彈藥,並且引爆了另外兩堆彈藥。總計美軍遭受5死16傷的損失,從美軍角度來看,這是「美國海軍陸戰隊與(中國)共產黨人間緊張關係歷史裡最嚴重的事件。」有身穿共軍制服的六名共產黨人屍體被發現,另有差不多20到30名傷者被他們的戰友帶走。幾個星期之後的4月21日,彈藥庫的管制權移交給了中華民國政府。

調停

到了此時,在中華民國的六十三萬日韓軍民已有約半數被遣返回國,蔣中正想要美軍從日軍手裡得來的彈藥跟武器倉庫,這樣他就可以利用它們來進行奪取滿洲的作戰了。不過魏德邁將軍拒絕將武器控制權交給中華民國政府,除非他們按照先前所安排的,承擔遣返計劃的管制。當中華民國政府最終掌控了日本人的遣返計劃,參與的美軍部隊就成了這項工作的監督者,其任務是監看被遣返者的處理、期程與裝運上船之作業。此外,海軍陸戰隊也持續為遣返美軍船員的船隻提供警衛小組,等到所有遣返行動在民國35年(主曆1946年)夏天結束,同時企圖調停出一個和平條約的作為證實失敗之後,美國海軍陸戰隊第三師團的目標轉向保護美國人生命與財產的傳統任務上,就像當年駐紮在上海的美國海軍陸戰隊第四團(China Marines)。

部隊裁減

民國35年(主曆1946年)4月1日,當在青島的整頓工作結束之後,美國海軍陸戰隊第六師的剩餘人員正式改編為海軍陸戰隊第三旅。海軍陸戰隊第一師完成其最終的除能(deactivation)命令後,美國海軍陸戰隊第三師團的參謀人員與單位則被裁減到最精簡的人力。此時,多數從一開始執行規復任務便在中華民國的海軍陸戰隊員已經被遣返回國,而剩下留著的兩萬五千名海軍陸戰隊員則多數缺乏經驗且亟需培訓。因此,美軍指揮官在中華民國設立了一所學校,讓眾多陸戰隊員在此接受「在職」訓練。

撤軍

八月到九月初之間,國民政府控制了使中國城市免於崩潰的兩大關鍵—唐山煤礦及北平到秦皇島的鐵路,這兩處先前均為海軍陸戰隊所守衛的。因此,凱勒-駱基(Keller E. Rockey)少將得以從中華民國內陸抽身,並且將他的部隊集中在主要城市裡。完成部隊集中的任務後,駱基將軍聚焦於他的訓練計劃,該計劃目標是要維持美國海軍陸戰隊第三師團高度的戰備狀態,為預訂幾個月後的開拔做準備。由海軍陸戰隊第十一團第三營補強的海軍陸戰隊第七團,奉派移防至北戴河到秦皇島一帶地區;至於師部、陸戰隊第一團的「特種部隊」及陸戰隊第十一團其他人員則駐紮在天津。最後,駱基將軍於民國35年(主曆1946年)9月18日被解除指揮權,取而代之的是山謬爾-豪沃德(Samuel L. Howard)少將,他將負責處理大部份的撤軍事宜。

民國36年(主曆1947年)4到5月間,美軍部隊撤出河北省。之後,疏散美國人和其他外國人士的工作集中在青島附近,由歐瑪-非佛(Omar T. Pfeiffer)准將及其手下負責。一個基地在青島的步兵營,被保留用來擔任保護在河北美國人生命財產安全的行動,不過只有在情況需要時才會部署。民國37年(主曆1948年)秋天,國民政府在滿洲發生的經濟與軍事的崩潰,一如魏德邁及馬歇爾將軍所預測地到來。根據蕭的記述,「短短數月之內,共產黨人便繳獲了大量的彈藥,同時吸收了數以千計、喪失戰鬥欲望的國軍部隊。在中華民國南部與中部地區,由煽動者帶領的貧窮百姓對永無止境的戰事越來越不滿,並且強力的證據顯示他們願意接受任何和平承諾所帶來的改變。

美國方面的傷亡

在「拘束行動」期間與共軍部隊的衝突裡,總計有13名海軍陸戰隊員喪生,43名受傷。同一時期,有14架飛機上的22名海軍陸戰隊飛行機組人員喪命。

圖片輯

民國37年(主曆1948年),一架美國海軍柯蒂斯SC-1海鷹式偵察機飛越上海。這架飛機被指派至杜魯斯號(USS Duluth)巡洋艦上,它由上海的街道運送,並且裝有起落架,而非原裝的浮筒。

民國37年(主曆1948年)年初,青島,海軍陸戰隊的F4U-4海盜式戰鬥機。

民國38年(主曆1949年),傑拉德-普利(Gerald P. Pulley)在青島。

民國34年9月,天津,太平洋艦隊海軍陸戰隊司令官梅里特-埃德森(Merritt A. Edson)准將、海軍陸戰隊第一師司令官狄維特-佩克(DeWitt Peck)少將、海軍陸戰隊航空兵第一聯隊司令官路易斯-伍茲(Louis E. Woods )。

📌譯文出處➡ https://en.wikipedia.org/wiki/Operation_Beleaguer

內戰期間蘇聯向中共提供物資統計

📌圖表資料來源➡https://zh.wikipedia.org/zh-tw/%E7%AC%AC%E4%BA%8C%E6%AC%A1%E5%9B%BD%E5%85%B1%E5%86%85%E6%88%98

    360
    4